以慢支为病因的慢阻肺患者常常有较长时间的咳嗽、咳痰史,但最初只在清晨咳少量粘痰,吸烟的患者经常在早晨起床后咳嗽、咳粘痰,因症状轻微或习以为常而不被重视,症状加重及并发感染时痰液呈粘液脓性,通常在冬季受凉感冒后症状加重。轻症患者可在活动后出现气急表现,之后可逐渐发展为稍有活动即有呼吸困难,提示肺气肿已相当严重。此外还可有易疲劳、进食差、消瘦等症状。
1. 停止吸烟、控制职业性环境污染、避免或防止粉尘、烟雾、刺激及有害气体的吸入是防治慢阻肺发生、发展的重要措施。
2. 慢阻肺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时常咳嗽加重、多脓痰、胸闷、气喘、间断发热,及时使用抗生素是治疗慢阻肺细菌感染的关键,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阿奇霉素、红霉素、左氧氟沙星等都是可选药物。此外还应根据病情使用止咳、祛痰、支气管扩张药及强心利尿药等。
3. 对于活动后或静息时有胸闷、气喘的病人,应在医师的指导下应用各种支气管扩张药物,如溴化异丙托品气雾剂等,此药副作用少、可长期吸入,能改善基础肺功能并可增加气道气流;对于吸烟者咳嗽,虽无呼吸困难也可偶而应用支气管扩张药物。
4. 因冬季易受凉感冒使慢阻肺病人病情加重,故秋冬季防病尤其重要。避免受凉、注意保暖以及在冬季到来之前开始使用免疫增强剂(如核酪)等,以避免或减少感冒的发生;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发生的重要手段,对于慢阻肺患者也是安全、有益的;使用抗氧化剂(如富露施)能抑制内毒素诱发的炎症,使慢阻肺患者延缓肺功能的减退,并能够缓解重症慢阻肺患者的病情。
5. 长期家庭氧疗已能肯定可提高慢阻肺伴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存期。欧美国家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利用携氧装置给病人长期吸氧,收到了肯定的效果;国内也有研究对轻、中度慢阻肺的病人长期进行家庭氧疗,每天吸氧12小时以上,吸入氧气浓度为24%~32%(吸氧流量为1~3升/分),随访表明,长期氧疗的病人咳嗽转轻,痰量少,活动后仅有轻度气短或无气短,夜间睡眠良好,憋醒喘息发作次数减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对仍然吸烟者一般不进行长期家庭氧疗。
6. 步行、登楼、踏车等力所能及的运动可增强病人的体质,腹式呼吸锻炼、营养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帮助患者咳嗽、正确排痰可促进分泌物清除、通畅呼吸道,进行缩唇呼吸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呼吸困难;有条件的利用BiPAP呼吸机进行夜间无创机械通气能明显改善慢性呼吸衰竭。
对于慢支患者进行肺功能监测有利于及时采取措施、尽早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