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4岁的邵永彬是雁江区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站长、高级农艺师。30多年来他长期深入农村一线开展柑橘培训、现场讲解,编制出雁江区柑橘病虫防治周年历、柑橘管理明白纸,直接帮助培育1000余名新型职业农民,1.5万人次农户直接受益。由他牵头完成科技攻关项目达60多项,先后获农业部、四川省农业厅、雁江区政府颁发的科技成果奖11项。此外他还获得“中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先进工作者”“四川省农业系统先进个人”“资阳市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2019年7月,邵永彬入选“四川好人榜”,同年九月入选第三季度“资阳好人”。
“四川好人”邵永彬:情系绿野献青春 服务基层展风采
说起邵永彬,周围熟悉的人评价他为“老黄牛”,哪里需要技术指导,哪里就能见到邵永彬忙碌的身影。“没有农业技术的老百姓发展产业很困难,即便发展起来效益也不高。”邵永彬告诉记者。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柑橘成为了雁江区农业的主导产业,近些年来新发展春见、大雅等品种2万余亩。“技术跟不上,产量必然上不来,果品也不高,农民就没收益。”在邵永彬看来,作为农艺师,推广农业科技,培养“土专家”“田秀才”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林忠文是雁江区老君镇治平村人,他承包种植的700余亩柑橘经过两年悉心照管,如今长势不错,眼看着来年即可挂果,丰收的期望让他放下了心中的担忧,对林果业的发展充满信心。“这得感谢老邵的技术支持,为了让老百姓在种植上不吃亏,十天半月就到村里进行一次技术指导,即便中午太阳很大都坚持站在田间地头。”林忠文对邵永彬的评价就是很敬业,犹如大海里的灯塔,科学的管理技术解决了他种植的后顾之忧。
“农村群众其实对技术很渴望,每次下去进行技术指导,群众学习的热情令人感到惊讶。”邵永彬说。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2018年6月,他在老君镇治平村开展技能培训,前往参训的群众达300余人。当天上午异常闷热,下午又下起了暴雨,一天下来,连他自身都感觉有些疲劳,但参训群众仍然听得认真、问得仔细,他不厌其烦和群众互动交流,用平实的语言教群众管理技术,也收获了村民们的真心爱戴。
金秋时节,柑橘又迎来丰收季。果子品质怎么样,产量高不高,这又成了邵永彬放不下的心头事,一有空闲时间他就往乡村跑。
日前,邵永彬来到雁江区忠义镇敲钟村,村民们正忙着售卖新鲜柑橘。看到邵永彬过来,村民们一下子围了上来。“今年果子水分足,很甜,亩产都在一万斤以上。”敲钟村四组村民王显富笑容满面的介绍起自家的柑橘。每次田间地头的培训,他都积极参与,得益于科学的管理技术,他家的六亩柑橘收获八万余斤。
村民王润琴热情的剥开橘子请邵永彬品尝,她家近四亩柑橘收获五万斤以上,今年又是一个好收成。“十余年来,从剪修枝、间疏保果到病虫防害,每个环节都少不了老邵的身影。”
三百六十行,干好本职最在行。近些年来,邵永彬成功组织引进了“绿色防控集成技术”,推广的“五诱技术”“蜜柑八改技术”让农户受益匪浅。看着农民群众靠发展柑橘产业鼓起了腰包,他也收获了作为农技人员的人生价值。
“我的根在农村,我就要扎根在“三农”工作上,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而不懈努力。”30余年来,邵永彬始终心怀奋斗情,将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答卷写满田间绿野。
记者 韩成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