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有公报,《2018年全国收费公路统计公报》:车辆通行费总收入5552.4亿元,高速公路收费占了5168.4亿元,大概可以造2条京沪高铁。
我们每年在高速上交那么多钱,其实并不是存到国库里了,大部分是给银行。
路的性质不同,钱的去向也不同
高速是可以分成2大类,政府还贷高速公路和经营性高速公路,这2者高速公路收来的钱去向不同的。
所谓的政府还贷高速公路,指的是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利用贷款,或者向企业、个人有偿集资建设的高速公路。
经营性的高速公路指的是国内外经济组织投资建设,或者依照公路法的规定,受让政府还贷公路收费权的高速公路。
拗口、难懂,没关系,我给你打个比方。
高速公路和房地产比一下,政府还贷高速公路就好比是政府建的经济适用房,是不求赚钱的。
经营性高速公路就好比是商品房,造起来就是为了赚钱的,就这2个区别。
2种路的收入用在哪
- 2种路的收入,大部分都要用来还钱
这2个不同类型的高速公路虽然每年都收那么多钱,但是里面的大头主要还是在还银行钱了。
全国高速公路投资总额中,大约7成都是向银行借的。
2018年末全国收费公路银行贷款总额达到多少?47744.2亿元。
如果还是京沪高铁来算,21条了。
都说是欠债还钱,天经地义,高速公路收来的钱当然就是还贷款了。
万得资讯有数据,2017年全国高速公路的支出,还本付息的钱占到81.84%。
就像月薪1万的人,每个月房子和贷款就是8000了,占比算是很高了,只有2000生活费。
- 经营性高速里程少,但赚的多还的更多
当然了,这2种高速公路的收支状况还不太一样,经营性高速公路的“小日子”,好像过得还更好一点。
虽然比政府还贷高速公路短了7300公里,但是经营性高速赚的钱反而是更多,还的钱也更多。
交通部有数据,2018年经营性高速公路的通行费收入是3410.1亿元,还贷还了4250.1亿元。
政府还贷高速公路的通行费收入是2016亿元,比前面要少了1000多亿,还款也是只还了3464.5亿元。
之所以经营性高速公路赚的多,是因为它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省份,车流量更大,赚钱能力就更强。
就好比同样是卖包子,在学校门口卖,挣得多,在自家楼下卖,就有可能少,你把它开到老远、老远的地方去,说不定要倒闭,对不对?
比如说广东省,2017年广东省的经营性高速公路里程里面,就已经占了收费高速总里程的89.1%,都在那。
- 除了还贷款,2种高速路税费相差较大
除了前面我们讲还款的大头,高速公路还有其他支出的,占比不算特别大。
养护成本占到5.52%,运营管理6.77%,其他费用1.65%。
这2种高速唯一的差别比较大的支出是税费。
经营性高速公路的税费支出大概要高出个246.6亿元。
这个挺好理解的,经营性高速公路本来就是赚钱的,你想赚钱,正常合法纳税了,对不对?
对于政府还贷高速公路来说,更多是接近于公益性质的,减免的税收就多一点。
没人去的地方造条路,让你们都富起来,的确不赚钱,那我为什么还要交税,都是支持的,对不对?
- 2种高速路的收支体系不太一样
除了刚才说的,2种高速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差别,就是收支体系。
对于政府还贷高速公路来说,通行资金实施的是收、支2条线,这么个规定。
具体点就是,收到的钱是要统一纳入省级财政部门开设的银行账户的。
资金的使用和支出管理,是按照《财政厅关于加强公路通行费财务监审的通知》来执行的。
打个比方,就好比你1万块钱的工资收来了,马上就全部交给老婆了。
还贷也是她还,用钱的时候也是她用,你自己要用钱、要买包烟,你找你老婆申请,是这么个意思。
经营性高速公路收到的钱,是会打到高速公路集团的账户里面,再由集团统一支配的。
- 绝大部分高速收来的钱,还贷款都不够
总的来说,国内的高速公路虽然每年收到的钱很多,但是也是没有乱花的,想乱花其实也是没有门的,也没办法的。
绝大多数的高速公路收来的钱都是用来还贷款了,都是不太够用的。
像广深高速这种特赚钱的这种高速,其实还是少数。
为什么国内高速,限速最高只能120
这些年高速公路越造越长,越造越宽,2车道变成4车道,6车道也不是没有。
但是限速标准一直都没变,最高车速一直都是120。
为什么国内的高速限速都是120?不是130, 不是119,不是150,怎么算出来的?
德国不限速,他们为什么可以做得好?
难道我们中国的水泥不如德国?
我自己不太信的,为了这个东西我也查了不少资料,这答案和我们想象中还不太一样。
- 关键词:高速
你如果也有兴趣想要了解一下的话,不妨关注“备胎说车”,回复关键词“高速”就可以了。
每天给你一段汽车实用小干货,文字、音频、视频都有,你挑自己喜欢的就可以了,“备胎说车”等你来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