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

2020-04-02   水产养殖小贴士

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等重要精神,深入落实2020年中央1号文件作出的“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重要部署,以及《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关工作要求,推广先进适用的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和模式,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农业农村部决定从2020年起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

“五大行动”旨通过在大力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稳步推动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持续促进水产养殖用药减量,积极探索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因地制宜试验推广水产新品种,示范推广一批符合水产绿色健康养殖发展要求的技术模式,建立各类示范推广主体,达到加快转变水产养殖方式、持续改善养殖生态环境、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全力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主要工作目标。

一、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推广行动方案

2020年重点示范推广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稻渔综合种养、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大水面生态增养殖、盐碱水绿色养殖、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鱼菜共生生态种养、集装箱式循环水养殖等9大技术模式,建立“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模式推广基地”200个以上,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模式样板,辐射带动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模式广泛应用,助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

二、养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广行动方案

2020年重点示范推广池塘底排污尾水处理技术、集中连片池塘养殖尾水处理、人工湿地尾水处理、“流水槽+”尾水处理、工厂化循环水处理等5项典型治理技术模式,建立“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技术模式推广基地”100个以上,在各推广基地率先实现养殖尾水资源化综合利用或达标排放,辐射带动各地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取得新进展,推动养殖水域环境持续改善。

三、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方案

2020年重点从发展生态养殖、使用优质苗种、加强疫病防控、指导规范用药、加强生产管理等5项技术措施着手,建立水产养殖用药减量模式推广点300个以上,其中,辽宁、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10省,每省建立15个以上;天津、河北、吉林、黑龙江、河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9省(区、市),每省(区、市)建立10个以上;除西藏外其余省(区、市)以及大连、青岛、宁波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建立5个以上。力争推广点的兽药使用量同比平均减少5%以上,抗生素类兽药使用量同比平均减少10%以上,形成一批标准化技术成果和用药减量化技术模式,养殖者规范用药水平明显提高,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四、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行动方案

2020年通过辽宁、江苏等12个省(区)开展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行动,建立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试验推广点50个以上。力争大黄鱼、花鲈、石斑鱼、鲆鲽类等海水养殖鱼类推广点配合饲料替代冰鲜幼杂鱼率不低于60%,大口黑鲈推广点配合饲料替代率不低于80%,乌鳢推广点配合饲料替代率不低于50%,梭子蟹、青蟹推广点配合饲料替代率不低于30%,中华绒螯蟹推广点配合饲料替代率不低于60%,总结提炼大黄鱼等养殖品种的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技术模式9种以上。

五、水产种业质量提升行动方案

2020年重点依托水产遗传育种中心、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等主体,以我部公告的水产新品种为主要对象,因地制宜、稳妥开展开展水产新品种试验推广、生产性能测试试点和南美白对虾等重要养殖品种联合育种,建立水产新品种试验推广基地100个以上。示范推广优质、高效、多抗、安全的水产新品种20种以上,实施水产新品种示范推广效果调查评估,辐射带动有条件的养殖企业广泛参与,提升水产养殖良种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