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沂蒙山区,有一位叫张奎方的老信号工,他一辈子只干了一件事,就是守好铁路上的信号灯。记者深入大山深处,跟随这位即将退休的信号工人,记录下他和这盏信号灯的故事。
在瓦日铁路龙崖大桥铁轨上, 55岁张奎方正和徒弟们检修信号灯设备。济南电务段沂源信号工区信号工张奎方告诉记者:“绿灯指挥列车运行,正常常速通过;红灯就是(列车)必须停在这架信号机之前。要是信号机发了故障,那就大发了。”
(瓦日铁路龙崖大桥信号机检修)
瓦日铁路是我国西煤东运的三条重要通道之一。山西的煤炭,就是通过这条“黄金通道”抵达日照港,然后运往山东和全国沿海各地,为经济的正常运行运来源源不断的动力。在这条铁路上,信号灯是火车的“眼睛”,任何一个小故障,都会让瓦日铁路山东段上正在行驶的72列火车失去指挥棒。
济南电务段沂源信号工区工长崔宪雷说:“电压如果太低的话,检测设备就会误判断这个地方有车,被占用,这个信号灯就会显示为红色,我的车就会停下;如果电压过高的话,本来应该亮红灯的,但点不了红灯,系统就会以为这个地方没有车。”
(瓦日铁路沂源段)
随着各地企业持续复工复产,煤炭需求不断增大。从4月10日开始,瓦日铁路万吨货物列车最大运量达到了1.2万吨,列车长度也达到了达1.5公里。但鲁中山区山脉连绵起伏,对万吨以上的列车是天然的考验。不论天气多恶劣,像量血压一样,给这盏信号灯和相关的设备量电压,就是张奎方和徒弟们的使命。
崔宪雷说:“疫情期间,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同身受,每一个人都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能够保证煤炭能够正常的运输,就是我们对这个社会,对复工做出的贡献了。”
(雪中检修信号灯)
(张奎方在雪中检修信号灯)
7.8公里的西铁车2号隧道是山东省内最长的铁路隧道,光是徒步走完就需要1个半小时。但要让司机在200米外就能看清信号灯,这里面的检修工作一丝也不能马虎。崔宪雷说:“它(信号灯)的显示距离呢,是不能低于200米,因为咱们这个信号机是在隧道里面,特别脏,特别容易招灰,还有一些蜘蛛网。”
(崔宪雷在隧道中擦拭信号灯)
13个隧道、20多座桥梁、共计44公里的轨道电路、信号机,全部需要张师傅他们一遍又一遍的检修养护,确保727个电路箱正常运行,76盏信号灯盏盏明亮。瓦日铁路沂源段在沂蒙山东穿行,很多作业门没有路,得常常翻过一个个山头。
(队员们翻越荒山去检修)
常年扎在深山里,难得休息的时候,张奎方还是喜欢爬山,为作业点找更近的路。有人说他没有追求,可张师傅说,在处理铁路信号灯故障时,没人能比过他,就是他最大的满足。张奎方告诉记者:“他们说我混的不好,我倒没这个感觉,我觉得我很成功,工作很轻松,没有一个说我业务不行的,我家属(妻子)也理解我,她就说我跟着你就图你不喝酒,别的没看上你一点。她说你在那边就好好工作就好了,那些小孩都是农村的,不容易,能帮上忙就帮帮他们。”
守好这盏信号灯并不容易。不管是雪天还是雨天,张奎方他们都要按时规定的天窗点出现在铁轨上。因为雨夜路滑,张奎方他们的车滑到了山路边的泥地里,这是两年内第三回了。车子陷到泥地里,怎么也开不出来,不得已还是求助了当地的雷锋救援队。张奎方告诉记者:“说实话,选了这份专业也没有挑选的余地,说实话我也真心的喜欢我这份工作,我真是舍不得。”
大山深处的这个车站,就是张奎方和徒弟们的家。从春节到现在,师徒几个一直守在这里。崔宪雷说:“希望通过这次锻炼,我们每个人的业务都有提升,我们都能坚守自己的岗位,成为一名合格的信号工,大家一起加油!”
来源:齐鲁网·闪电新闻记者 逯兴举 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