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外地有学校多名学生集体出现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疑似急性食物中毒性肠炎、急性胃肠炎,经对出现发热症状学生进行核酸检测,不是新冠病毒肺炎。
经调查,引起学生群体性急性食物中毒性肠炎的原因可能为大肠埃希菌。为有效预防大肠埃希菌等致病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故,香洲区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市民,在食用各类熟肉制品、冷荤菜、生牛奶、蛋及蛋制品等食品时,必须将其煮熟煮透。餐饮单位、集体食堂制作熟肉制品、冷荤菜、蛋及蛋制品等食品时,除了务必将食物中心温度加热至70℃以上,确保食物煮熟煮透之外,还应将生熟容器、刀具、粘板分开使用并定期消毒,防止交叉污染,鸡蛋在制作之前应清洗消毒外壳。
中毒的原因
大肠埃希氏菌通常称为大肠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短杆菌,一些特殊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对人和动物有病原性,尤其对婴儿和幼畜(禽),常引起严重腹泻和败血症。
中毒的症状
根据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分为5种类型:肠产毒性大肠杆菌、肠侵袭性大肠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肠黏附性大肠杆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不同的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中毒,症状各不相同。
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中毒主要症状是水样腹泻、腹痛、恶心、低热。每天腹泻可达8~12次。
肠道侵袭性大肠埃希菌的中毒症状是发热、剧烈腹痛、水样腹泻、粪便中有少量粘液和血。
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中毒主要症状是发热、不适、呕吐、腹泻、粪便中有大量粘液但无血,有约20%患者有呼吸道症状,感染的症状通常比较严重。
肠集聚性黏附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中毒症状,成年人表现为中度腹泻,病程1~2天,婴幼儿多表现为2周以上的持续性腹泻。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中毒,一般3~10天发病,常有突发性的腹部痉挛,有时类似于阑尾炎的疼痛。有的病人只有轻度腹泻;有些病人由水样便转为血性腹泻,腹泻次数有时可达10多次,低热或不发热;许多病人同时有呼吸道症状。可发展为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多器官损害。
中毒的预防
大肠埃希氏菌对热的抵抗力较其他肠道杆菌强,55℃经60分钟或60℃加热15分钟仍有部分细菌存活。在自然界的水中可存活数周至数月,在温度较低的粪便中存活更久。
所以市民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吃生的或加热不彻底的牛奶、肉等动物性食品,剩余饭菜食用前要彻底加热;餐饮单位及集体食堂制作熟肉制品、冷荤菜、蛋及蛋制品等食物要煮熟煮透,生熟容器刀具定期消毒并分开使用、防止交叉污染,鸡蛋在制作之前应清洗消毒外壳。
食物中毒后应急处置
一旦发生食物中毒,要立即到附近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就诊, 如在餐饮单位消费发生食物中毒,可拨打12345市民热线投诉举报,并保存好消费票据、就诊记录、体检报告等相关证据,以便执法部门调查取证。
编辑:李苇婷
来源:香洲区市场监管局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3-JZnEBnkjnB-0z0dj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