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军人被人顶替工作23年,这事还有很多疑问

2019-12-06   一号哨位

一名退役军人,被人冒名顶替进政府工作23年。

而冒名顶替者的妻子,正是该地负责组织人事工作的副主任科员。

当这名退役军人试图反映情况时,却接到中间人的电话,向其敲诈10万元,赎回工作。

咄咄怪事迅速引发网络关注,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新媒体平台纷纷发声。

目前冒名顶替者已被停职接受调查。

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相继发声

被“掉包”的23年


47岁的仵瑞华是河南周口郸城县白马镇仵庄村人,1992年入伍,1995年退伍,现在老家从事装修工作。

2019年10月,郸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公布了全县退伍军人安置情况,他这才发现自己1996年被冒名安置在郸城县白马镇镇政府工作。

仵瑞华表示,1995年退伍回乡后,他一直跑民政局问工作的事,工作人员让他一直等。“等到1996年还没安置,我就出去打工了,难道有人顶替了我?”

近日,他通过朋友查到了“仵瑞华”的人事档案。发现有一个人的姓名、身份证号完全与自己吻合,退伍军人档案里边的信息及父母、妹妹姓名也完全吻合。

档案上载明,“仵瑞华”,1979年出生,1992年工作,28年工龄,进入单位来源为退伍战士,现职务为高级工,每月工资3489元。

荒唐的是,根据档案,仵瑞华相当于13岁参加工作。

档案清晰显示“退伍战士”身份

仵瑞华的命运就这样被悄无声息地改变。

1996年时,他坐上南下的火车,去浙江务工,在工地上当过小工、送过快递。之后又回到老家,除了种地之外,农闲时跟着装修队打零工。

他家中有三个孩子,母亲是残疾人,家里只有几间瓦房,经济十分拮据。

如果没有冒名顶替者,也许他的生活会是另一个模样。

12月2日,仵瑞华到镇政府找“仵瑞华”,并反映被顶替一事

退役军人都在等一个答案

是谁操作了顶替一事?档案有明显问题为何会一路绿灯?将如何处理弄虚作假者?

这是央视新闻公众号发出的3个疑问。

但对于广大退役军人来说,我们的疑问不止于此。哨位君的朋友杨鸿就提出了他的几个问题:

在郸城,在其他年度,是否还有类似的套路和操作?


在其他地方还有没有退役安置被冒名顶替的“仵瑞华”?


有没有从来没有当过兵,却通过假造参军档案,浑水摸鱼成为安置对象,走上工作岗位的?


相关部门可不可以来一次大排查?


这种担忧绝不是空穴来风。

2016年,河南舞阳县退役军人邢国亭,发现有同名同姓,甚至父母姑姑姑父舅舅等社会关系雷同者,在26年前,以退役军人身份成为当地支柱企业舞钢公司的一名工人。

但由于邢国亭本人档案意外遗失,而当时民政局经手的三个人,两个已经去世了,另一人已退休,案件因证据不足,不了了之。

媒体相关报道截图

其他相关案例,并不鲜见

郸城这件事的曝光首次直观地揭开了安置领域存在的问题,使得过去一些地区有意遮掩和讳莫如深变得不再那么容易,这就是解决问题的开始。

就在昨天,退役军人事务部举行建部以来首次宪法宣誓仪式。

这是冥冥中的预示,法的精神终将照耀退役军人工作每一个角落,让阴霾无处遁逃。

内容整合自央视新闻、中国退役军人杂志

新京报、上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