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有益。醉心学问的人,体验思考的乐趣;我这种终日读闲书的,享受阅读快感和心境安宁;商业领域的读书人,得到真金白银的收获。学问、快乐、金钱,各得其所。
巴菲特赚到金钱,我获取阅读快乐,本质上是等值的,只是人生方向不同。但他热爱阅读,令我叹服,并引为同道中人。每天阅读500页的能力,我自愧弗如。
巴菲特的读书兴趣,来自家庭教育。他的父亲曾是股票交易员。1930年巴菲特出生之时,正值经济大萧条,父亲失去工作。他父亲后来曾尝试创办证券公司,因时运不佳而倒闭。父亲留给巴菲特的财富,是家里满满的书柜。
8岁的巴菲特,把父亲书柜里证券投资、赚钱创业的书,全读了个遍。我想,小巴菲特该有多无聊啊。我也有类似的经历,父亲做文学研究,1980年代,少年的我出于无聊,把家里每个月订的《收获》、《花城》、《当代》、《十月》、《世界文学》等二十多种大型文学刊物的作品全读了,居然连诗歌都没放过。直到现在,只要无聊,我就读书,尽管经典没读几本,尽是闲书,但乐在其中。
家庭的读书氛围很重要。美国教育家霍利斯曼说,“没有书的家庭,好比一座没有窗户的房子。”巴菲特父亲的这些书,为他开启了人生之窗。家庭藏书只是起点,巴菲特在十岁以前,已阅尽家附近公立图书馆里所有投资、金融、证券市场的书籍。
巴菲特读书,与丘吉尔等人的阅读观不同,并不广泛涉猎历史、哲学和古典著作。他执著于专一领域,花比同行几倍的功夫读书,并持之以恒,终身阅读,得以获取敏锐的投资眼光。巴菲特的另一个阅读方向,就是大量读报纸。他少年时代做过报童,年轻时开过分发报纸的公司,对报纸情有独钟。
有一次,巴菲特给商学院师生进行演讲。他指着一摞书、报告和资料说,“每天读500页,知识就会像复利那样积累,滚雪球一般。你们人人都有这个能力,但没有多少人做得到(这样阅读)。”
巴菲特百分之八十的工作时间,就这样静静地读书,读分析报告,精读报纸。也许,正是长期阅读所带来的心绪安宁,耐得寂寞,成全了巴菲特的长线投资策略,静待1万美金绽放成500亿。
阅读的内容固然重要,而阅读本身所带来的平和心态、视野、胸襟和格局,往往构成一个人更重要的软实力。
曾有人给巴菲特写了一封信,“……我渴望智慧,胜过寻求知识......如果您原意为不曾谋面的人,献上一句智慧箴言,请问将是什么?”
巴菲特寄了一封亲笔签名的明信片,内容是:
Read, read, read.
阅读,阅读,再阅读。
英伦云小学是一个专门针对全球5-12岁母语为非英语小朋友制定的教育产品。也为孩子提供全人素质培养课程,包含:PSED情绪管理、PE体育运动、STEM、音乐素养提升、Drama舞台表演等课程。为Reception-Year6的学生提供全方面知识和能力培养,使学生具备和英国同龄小朋友同等的英语能力、国际视野、创新思考力和知识储备。
如果您希望孩子在中国进行英式小学的教育,或者进行国际教育过渡的话,可以与我们取得联系。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1gcc28BMH2_cNUgNUx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