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里的哈尔滨,可以在新区玩一天,好玩又好吃

2020-01-15   懒游的故事

码字太累了,今天索性不写了,出门逛逛。今天要去的是哈尔滨大剧院,听说这里有个免费的冰雪乐园,关键还免费!

开车走中源大道,看到这个音符雕塑右转,进入哈尔滨大剧院范围内。哈尔滨今年清雪尤其强悍,虽然经历几场大雪,路况却极好。

如果你是开车过来的话,就直接沿路标的指引开向哈尔滨大剧院,大剧院的一层是规模巨大的停车场。

停车场里,只有几台车,把车停到这里后,有台阶直接上到大剧院广场上,非常方便。

哈尔滨大剧院现在绝对是冰城的地标性建筑,大剧院坐落于哈尔滨新区的文化中心岛内,包括大剧院(1600座)、小剧场(400座), 建筑采用了异型双曲面的外型设计,是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2016年2月,哈尔滨大剧院被ArchDaily评选为“2015年世界最佳建筑”之“最佳文化类建筑”。多次来这里,但大剧院身披瑞雪的画面,还是第一次遇到,别有风味。

哈尔滨大剧院前面的滨水大道上,看到了几位外地游客。有人问了,你怎么知道这是外地游客?哈哈,经验啊!在冬季里的冰城大街上,只要你看到穿着颜色鲜艳、崭新的全套御寒衣物的,绝对是外地游客。有一秒心疼一下外地游客,为了体验严寒赏雪,单是这套御寒衣物就价值不菲。对了,游客一般图方便把车停在滨水大道一侧,感觉不安全,又被贴条的风险,真不如停在宽敞的大剧院停车场内,玩着也放心不是?

在滨水大道上俯瞰江面上的冰雪乐园,远处的巨型标语写着:打造哈尔滨新区全国最大户公益滑冰基地,让全民上冰雪动起来、热起来、火起来、嗨起来。哈尔滨的冬天就这么嗨!

滑冰基地里有一处标志性雪雕,预祝北京东奥圆满成功。妈妈在给两个漂亮的萌娃拍照。

滑冰基地里有一处巨大的冰场,穿着羽绒大衣的小女孩滑冰很熟练,开心地配合着爷爷的拍照。

忽然,一位老者“风驰电掣”般,好像冲着我来了,吓我一激灵,快到我面前几米处,老爷子来了个帅气的刹车,太帅了。滑冰对哈尔滨人都不陌生,记得小时候,每所学校都尽可能地浇上冰场,体育课就是滑冰。我的母校哈一中更牛,更是在不大的校园中,浇上一个标准的冰球场,穿上球刀,挥舞冰球杆,在场上划上一圈,吸睛无数。可惜了,我上高中后,就从没见过传说中的曾经辉煌一时的“一中冰球队”。

除了滑冰,还有冰滑梯可以玩,玩冰滑梯,最牛的装备就是这个漂亮的雪圈。画面中还出现了个老外,最佩服老外的自由行。很多人都惧怕去国外自由行,感觉自己的语言不行,那么,老外来中国自由行,他们都会汉语吗?这么一想,是不是我们出国自由行的难度相对要小一些?有信心了吧?

除了雪圈,还有这样的装备——冰爬犁,从冰滑梯上滑下来,这个比雪圈更刺激。

这就是冰滑梯。稍有点简陋,是利用滨水大道的江堤的自然坡度改造的,孩子们坐上雪圈或冰爬犁从高处滑下,一路尖叫,好不过瘾。

本文题目都说了,这都是免费的。雪圈和冰爬犁可自带,也可以在这里“借用”,也是免费的。例如图中的冰爬犁需要押金100元,还要有证件抵押,缺一不可。我进去的时候,最受欢迎的雪圈已被租借一空。

滑冰基地冰场旁的几个这样的帐篷里,还有免费的热饮,为游客驱寒,稍微可惜的是,我去的时候,纸杯没有了,用过的纸杯在各处散落着,有些不雅。怎么样?免费的冰雪乐园不错吧。休息日带孩子们过来,疯玩一上午,中午还可以在附近吃点特色美食,完美的一天。

论吃,最方便最有特色的首选距离哈尔滨大剧院不远的龙江第一村。龙江第一村位于中源大道以北,热源路以南,东临哈尔滨大剧院,西侧为哈尔滨商业大学,地理位置极其优越,占地30万平方米,人国427户,1300余人,目前商家近50 余户。目前,一个集旅游、餐饮、抗洪、休闲文化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呈现在美丽的哈尔滨新区,龙江第一村已成为哈尔滨新区一道格外靓丽的风景。

龙江第一村里的鱼,可是远近闻名,哈尔滨人更是无人不知。谁家最好,不好评判,若论谁家比较实惠,那么这胖姐渔村还可以。我来过多次,同学聚会来过,有朋友办事路过时吃过,自家的家庭聚会也来过,性价比高,很实惠。

他家的菜品分三类吧,一是普通的炒菜,二是特色的东北大锅菜,大锅菜里有排骨炖豆角之类的,地道粗狂的东北风味。剩下的就是各种鱼,丰俭由人吧。

怎么样,你动心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