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过几百部电影之后,这部悬疑片的结尾还是惊艳到我了

2019-07-20   电影班长

原创: 格子间电影

前言

在看过几百部电影之后,还有电影能在最后结尾处给我惊天逆转的感受,真是难上加难,但无疑这部电影做到了,而且是部1996年的老电影。

如果我在若干年前就看过这部电影,我想相当一部分悬疑电影就不会给我惊艳的感觉了。

《一级恐惧》



芝加哥发生了一桩震惊全城的恐怖血案。当地一间教堂的主教罗森惨遭杀害,身上被刻上神秘数字,警方逮捕了当时在场身染血迹的犯罪嫌疑人艾伦。


马丁·威尔作为艾伦的辩护律师,这一角色从出场伊始就显得与正义无关,为了金钱抑或名声,他可以为任何人做无罪辩护。

他说到:“真相就是我告诉陪审团并且想使他们同意的东西。”

所以他之所以担任艾伦的律师就是想一战成名,从此名利双收。


而在辩护的过程中,马丁正义的一面催生。

站在对立面的罗森案件的起诉者检查官瑞纳认定阿伦作为一级嫌疑人是一个手段残忍的杀人魔王。


所有不利证据都指向艾伦,而这个时候,随着剧情的展开,罗森教主生前干过的罪恶勾当被一一揭露。

打着教会的旗号把慈善基金作为资本投入地产经营。

意图把贫民区建设成为高价商铺,丝毫不管原住民的死活。

令唱诗班的少年为其做色情表演以满足其变态的色欲了。


如此的丑行让观众觉得就算艾伦是谋杀他的凶手也是为了伸张正义。

再来说说艾伦的形象,怯生生的眼神,说话结巴的可怜模样,看起来胆小如鼠,怎么说也不是杀人犯该有的样子。


那可怜的艾伦为什么会在场并浑身带血?这必然是与罗森被害案脱不开关系的。

在艾伦被带进看守所询话的时候,艾伦身体里的另一个分裂人格罗伊出现。


罗伊大骂艾伦是娘娘腔,说艾伦不敢保护自己喜欢的女孩,被拉去拍色情片不作反抗,所以他才帮助艾伦杀了罗森。

罗伊面目邪恶,眼神犀利,与艾伦表现的唯唯诺诺大相庭径。

尤其是你习惯了楚楚可怜自带圣光的艾伦,再看到残暴狂傲的罗伊简直背脊发凉。


影片在这里其实很顺理成章了,一个有精神分裂症的男孩杀了人,事情发展到这里,马丁和观众都恍然大悟。

马丁对于罗森一案的胜诉也多了几分把握,艾伦的死刑是完全可以免去的,在加上艾伦本身也是色情录像带的受害者,无罪释放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舆论和观众都偏向艾伦这一边,艾伦及其律师也被当作是正义的一方。

而对立方瑞纳则被认为是收了钱,为奸人辩护的小人。


在这一过程中,马丁唯一需要的证据就是将艾伦身体里的罗伊逼出来。

而就艾伦的表现来看,艾伦人格占据了艾伦身体里的一大部分,罗伊只是偶尔出现,逼出罗伊并不简单。

马丁利用了自己的对手咄咄逼人的诘问方式逼迫罗伊在法庭上现身。

所有人包括法官和陪审员都见证了艾伦人格分裂的现场。


无需精神证明,没有人会把一脸无辜的艾伦和身手矫健的罗伊弄错。

马丁利用了可利用的一切找到了真相并为艾伦洗刷冤屈,正义得以宣扬,丑恶得以暴露,本剧要在欢乐和谐声音中结束吗?


马丁向艾伦宣布了他无罪释放的好消息,艾伦结结巴巴地表达了自己的感谢,他拥抱了马丁期待他日再见。

却在最后一刻撕下了他的面具:他就是罗伊,从来都没有艾伦。


一时之间,寒意,悲凉,慌张涌入马丁的心头,自诩为正义辩护的马丁亲手放走了杀人凶手,我也不由的倒吸了一口凉气。

所以艾伦到底有没有精神分裂症?

一直以来都是罗伊?艾伦只是罗伊装出来的?而罗伊是一个演技精湛的高智商杀手?

还是,最终罗伊人格,占据了艾伦人格,最后艾伦成了残忍的恶魔?


这才是真正令人恐惧的地方。真相根本就猜不透。

我更愿意相信艾伦最后变成了罗伊,艾伦早在东窗事发之前就死了。

善良已在虐待中被杀死被毁灭,只有存着复仇之念的邪恶生存下来,正义来的太迟,丑恶催生了另一个丑恶。

马丁的救赎来的太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