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首发,点击右上角“关注”,分享更多精彩文字】
文|江徐
西汉年间,汉朝与匈奴之间关系紧张,除了战争,双方又派遣使者,结果使者又被对方扣留。
公元前100年,匈奴改变外交策略,他们主动向汉朝廷示好,俯首称臣,送还之前扣押的使者。
汉武帝大喜,封苏武为中郎将,派遣他出使匈奴,赋予他修复汉匈关系的伟大使命。
于是,苏轼率领张胜、常惠等使臣组建访问代表团。一百多人的队伍,浩浩荡荡,车马哒哒。
那年,苏武四十岁。四十不惑,对于男人而言是整个人生旅途中的转折点。
如果没有这次出使,苏武也许一辈子都是平平常常的中郎,树立不了“麒麟阁功臣”的铁骨形象。
如果一个人的一生是一本书,出使匈奴、北海牧羊,以及最终的回归,都是苏武这本书里精彩的篇章。
而苏武对妻子的柔情,是他人生的另一面,像一条伏脉千里的草蛇灰线,贯穿一生。
关于苏武的妻子,史书上没有留下记载。
两人结为连理时,他二十加冠,她十五及笄。在最美好的年华,遇见最好的人,苏武与妻子恩爱和美,举案齐眉,只要一心一意学着去爱,婚姻的赌博总能赢。
有一天,苏武接到汉武帝派遣他出使匈奴的命令。想到丈夫要去那么远的地方,天寒地冻,山长水远,她满怀忧虑。
出发前,苏武写下一首五言诗《留别妻》,其中既有男儿保家卫国的豪迈志向,也有对妻子珍重叮咛的情深义重: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
征夫怀往路,起视夜何其。
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
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他安慰她,夫人请勿挂虑,此番出使有别于以往,我不能有负于这份艰巨使命。明日一别,相逢不知何时。不如珍惜今晚在一起的时光,及时行乐。
“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
这是他俩分别前夜的温存与缠绵。
苏武责任心很强,怕耽误了事情,于是一次次地查看时辰。他惦记着出发的事情,很早醒来,推窗查看天色。一次次探看,一次次都是苍穹夜幕,星眸闪亮。
人生实在有太多的身不由己,活着总有太多的迫不得已。如果可以自己选择,谁不想泊于风平浪静的港湾,岁岁平安,夜夜缱绻?
他握着妻子的手,纵有千言万语,最终化为一声长长的叹息。这一别,再相见,不知待到何年,更恐怕是遥遥无期了。
生离死别,人生至痛。死别是不带希望的一时半刻的忍耐,生离却是不知前程的时时刻刻的煎熬。
他握着她的手,不愿松开,叮嘱着她,要珍重自己的青春年华,也不要忘记两人在一起时的嬿婉时光。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
多少欲说还休的珍爱之语,多少欲隐还露的关照与殢恋,又有多少从此无处可诉的眷顾与思念,全在这十个字里。
苏武在临别时不忘告诉妻子,只要能够活着,就一定归来;如果不幸死去,他也会长眠地下,继续想念着她。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悲壮缠绕眷恋,苍凉包含痴情。
从此一别,珍重再见。
世事向来难以预料,历史有时比小说更跌宕。
苏武访问期间,匈奴内部有人谋逆造反。造反之人与访匈代表团里的张胜是旧识,于是参与其中。谋反失败,东窗事发。张胜很快投降。
苏武没有参与,甚至并不知晓谋逆之事,但是作为访问团的负责人,他脱不了关系。匈奴想招降,但他认为,背叛国君,屈节辱命。宁可玉碎不能瓦全是他的做人准则。
若要降,毋宁死。苏武拔剑自刎,幸好挽救及时,才保住了性命。
匈奴见苏武如此胸怀大义,不禁心生钦佩,于是越发想将他招降,为己所用。
苏武是块硬骨头,选择宁死不屈,也就意味着需要忍受更多苦难,被禁锢在地窖,断除饮食。匈奴认为,在如此摧残下,一个人的意志必会溃散。
然而,苏武通过饮冰嚼雪活了下来。
匈奴将他流浪到北海(今贝尔加湖),让他牧羊,并且给予促狭的希望:“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只要公羊下崽,就放他归国。公羊下崽,怎么可能呢?
北海人烟稀少,常年冰天雪地。在那样的环境与境遇下,志坚如石的人,都会心如槁木。
那些年,苏武经历的岁月,正如温庭筠在《苏武庙》中所写:“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苏武是怎么熬过来的呢?就像李白在《苏武》中所写:“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
汉武帝得知此次出使出了状况,派将领李陵出击。兵败,李陵被俘虏后很快投降于匈奴。
匈奴获知李陵之前与苏武有所交情,便让他去北海游水苏武投降。
李陵去了,给苏武讲道理,摆事实,以自己为例现身说法。为了能够让苏武断绝返汉之心,早日归顺匈奴,除了匈奴许下的名利诱惑,李陵还告诉了苏武几个怀消息:在他离家的几年里,他母亲已经去世,两个弟弟因为仕途上的差错畏罪自杀,而他年轻的妻子,听说已经改嫁他人——“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老家只剩下两个妹妹和他的儿子苏元。
苏武一下子听到一连串噩耗,内心的打击大概要胜于外界的风刀霜剑。即便如此,苏武依然坚守气节,没有投降匈奴。
大概是在这之后,他娶了本地的一位牧羊女,在冰天雪地的北国,彼此取暖。之后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为苏通国。
虽然在异乡另组家庭,有了妻儿,对于苏武来说,回到自己祖国,回到阔别已经的家乡,是他不死的热望。
公元前87年,汉昭帝即位。汉朝与匈奴再次和解。几经波折,柳暗花明,苏武终于回到阔别十九年的祖国和家乡。
十九年过去,他带领百余人的访问团,如今只剩寥寥九人。
《诗经》中写:“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苏武出发那年,是四十不惑的壮年,尔今归来,已是六十花甲的老人。
人生中最好的黄金时期,他在孤岛一般的异国,没有陪伴在心爱的人身边。
苏武持节荣归,封官加爵,一直活到八十多岁。
他后来才知晓,自己被扣押期间,匈奴故意放出他去世的假消息,这才让妻子断除念想,另嫁他人。
她虽然没有王宝钏那种苦守寒窑的磐石一般的意志,在听闻爱人去世后依然痴痴等候,想必,在听闻离别近廿年的丈夫活着回来时,也是五味成杂,想起当初许下的生死誓言,更是百感交集吧?
许嵩有一首歌,叫作《弹指一挥间》,是以苏武的人生经历为蓝本写成:
“离愁别恨是心的溃疡,戴月披星是你在流浪。你推开窗,花灯随烟波铺江上。露水凉,老船晃,人惆怅,弹指一挥间,你竟已遥远沧海成荒野,真情永不灭。”
二十年的漫漫时光,二十年的日夜期盼,怎能成为弹指一挥间?
耋耄之年的苏武,不辱使命,荣贵故国。不知道他是否想起“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的时光,是否想起“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的那个人?
【作者简介:江徐,80后女子,十点读书签约作者。煮字疗饥,借笔画心。已出版《李清照:酒意诗情谁与共》。点击右上角“关注”,收看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