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健康:宝宝乳糖不耐,宝妈如何应对?

2020-07-30     考拉阿丝

原标题:育儿健康:宝宝乳糖不耐,宝妈如何应对?

乳糖不耐受就在我们身边

全世界大约70%的人口有乳糖不耐受,主要与饮食摄入的乳制品量有关,所以亚洲人种90%以上都会发生乳糖不耐受。

国内最新研究显示:54%的新生儿存在乳糖酶缺乏,而65%的新生儿在腹泻后会出现乳糖酶缺乏症状。

美国儿科学会指出:胎龄≤34周的早产儿,其乳糖酶活性或发育数量只有足月儿的30%,称作发育性乳糖酶缺乏。

乳糖不耐受严重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尤其是大脑神经和骨骼发育!给父母带来极大的困扰!

乳糖不耐受的定义和机制

当人体内缺乏足够的乳糖酶,便导致摄入的乳品或乳制品中的乳糖不能在小肠内被完全消化和吸收,剩余的乳糖就会直接进入大肠,在大肠菌群的作用下发酵,从而出现的一系列腹胀腹泻,肠胀气等症状。

婴儿乳糖不耐受

乳糖酶是由小肠黏膜表面绒毛的顶端处分泌的,在小肠黏膜双糖酶中成熟最晚,含量最低,最易受损,恢复也最慢。

原发性乳糖不耐受

宝宝出生后0-6月以内,肠道发育尚不成熟,特别是小肠壁绒毛发育不完善,小肠壁绒毛缺乏,不能分泌足够的乳糖酶,导致乳糖不耐受;

继发性乳糖不耐受

婴儿期病毒感染等引发的腹泻或者牛奶蛋白过敏引起的肠道不适等问题造成小肠粘膜受损,导致乳糖酶分泌减少,加剧阶段性乳糖酶缺乏。

乳糖的重要性

奶类(乳品,或乳制品)中含有一种特有的碳水化合物,叫做乳糖。

乳糖须经由人体小肠内的乳糖酶( β-半乳糖苷酶)水解为单糖后消化吸收,乳糖对于人类正常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对婴幼儿的大脑发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自然界中只有哺乳动物的奶中含有乳糖。

主要的能量来源

母乳中约40%的热量来源于乳糖,保证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热量。若摄入的乳糖不足,就会引起婴儿体重减轻、生长发育缓慢,甚至要消耗体内的脂肪、蛋白质,发生蛋白质缺乏症。

促进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

乳糖水解生成半乳糖,半乳糖以糖苷键结合于神经酰胺上,形成半乳糖脑苷脂,大量存在于脑神经组织(特别是白质)、髓鞘中,成熟的髓鞘其脂质由25%的胆固醇、29%的半乳糖脂、46%的磷脂构成1,因此,半乳糖脑苷脂是大脑、神经发育的重要原料。

大脑活动消耗的热量占全身热量的20%,而糖是大脑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一周岁以内的婴儿需要大约12克/(kg.d)的糖,若糖的摄入不足会影响脑的增值分化活动。

0~1岁是婴儿大脑、神经发育的黄金关键期,因此,乳糖对婴儿期的脑细胞发育和整个神经系统的健全至关重要。

促进钙吸收

乳糖及其代谢产物乳酸等使肠道内的PH值降低, 提高钙盐的溶解性, 同时可促进胃肠蠕动, 促进钙的运输, 使钙的吸收率提高。

Jackson1等经对亚、非、欧美国家成人进行乳糖吸收不良与钙吸收及骨质疏松的研究表明, 乳糖吸收不良与钙吸收障碍有关, 并且诱发骨质疏松。

国内有研究显示,乳糖吸收不良的小儿其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高于正常小儿。

回避乳糖的后果

宝宝的大脑发育、神经系统发育,以及对钙的吸收,因为乳糖的回避摄入而受到影响。

浪费了母乳的天然资源,既是宝宝本身营养的损失、妈妈宝宝亲子互动的损失,也无谓增加了喂养成本。

一味地回避乳糖,很有可能使得宝宝自身的乳糖酶分泌因得不到正常的刺激转而停滞,影响到终生的乳糖不耐受,使得成年后的生活方式都将被迫受到限制。

解决婴儿乳糖不耐受的推荐方案

婴儿的原发性和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其实都是阶段性乳糖酶缺乏(TLD)

一:要补充足够多的乳糖酶来分解消化乳糖;

二:要帮助刺激小肠壁自己分泌乳糖酶,促使纠正、改善宝宝消化系统对乳糖的适应能力。

乳糖不耐受症最重要的病理改变是乳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理论上补充乳糖酶滴剂是最佳选择。

乳糖酶滴剂可直接滴在母乳或冲调好的配方奶中使用,方便且不会影响正常的喂养。

补充乳糖酶滴剂,无需更改喂养方式,可继续母乳喂养或原配方奶喂养!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uCtrXMBeElxlkkaGbj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