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三夜
图片来自网络
下班后,我像往常一样去坐公交车,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位置坐下,一个大妈走到我面前:“可以把座位让给我吗?”
我背着一个大包,手里还拎着一台手提电脑,愣了一下,还是起身把座位让给了她。我腾出一只手紧紧抓着扶手,好几个急刹车差点把我甩出去,可直到下车,我也没听见大妈说一句:姑娘,谢谢你。
虽然让座是一种美德,但法律也没有规定必须给别人让座。一瞬间,我心里泛起许多酸酸的泡泡,但还没回过神来,就看见一个女孩站到我旁边的位置,眼睛红红的,好像在跟人打电话,时不时地“嗯”上几句。然后,她抬起头,努力想把眼泪忍住,可还是哭得稀里哗啦的。
旁边的人看了她一会儿,又把头转了回去。
谁都不知道这个女孩为什么哭,也不知道她到底经历了什么委屈——因为你不是她,所以你不明白她走过了什么样的路,在坚持什么,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痛苦。
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有的不过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塞林格在《麦田守望者》里说:“长大是人必经的溃烂。”
总有一些疼痛需要你一个人独自承受。
很多时候,我们是没有选择权的,只能逼着自己往前走。
大学毕业后,我与相恋三年的男友分手,事业单位考试落榜,父母也不再像上大学时每个月给我提供固定的生活费,就连平时喜欢的写作我也停了将近半年之久。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状态不太好,时常半夜惊醒或是整夜失眠,不知道自己要从事什么工作,也不知道自己要去哪个城市奋斗。直到现在,我都没有忘记那种感觉。
我最穷的时候拿剩余的洗面奶当沐浴乳用,吃饭的时候不敢点肉,租最便宜、设施破旧的房子居住,刘海长了就自己用剪刀剪一下,并鼓起勇气对自己说:
“你一定要挺过去,挺过去就是最好的将来。”
在外人面前,我总装作过得很好,只有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才明白那种小心翼翼和筋疲力尽。
不知从何时起,我开始变得沉默寡言,变得事事纠结,变得有点不太像自己了。
白岩松在《痛并快乐着》里说:
“一个人一生中总会遇到这样的时候——一个人的战争。这种时候你的内心已经兵荒马乱、天翻地覆了,可是在别人看来你只是比平时沉默了一点,没人会觉得奇怪。这种战争,注定单枪匹马。”
不管你面对什么挫折,都要努力地走下去——你不去打败生活,就只能被生活打败。
3
还记得那部电影《风雨哈佛路》吗?
女主角丽斯从小生活在美国贫民窟,从出生开始她就承受着家庭的千疮百孔——母亲酗酒、吸毒,并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
丽斯十五岁那年,母亲死于艾滋病,父亲则进入了收容所。因没有父母的照顾,年纪尚小的丽斯只能流浪乞讨,睡在大街上。
现实如泥潭般让人深陷其中,看不到一丝光亮,但丽斯却从未放弃过改变命运的想法,她知晓,唯有读书才能改变自己的现状。
丽斯用努力和真诚的态度打动了高中校长,为自己争取到了读书的机会,然后,在漫长的求学之路上克服了大大小小的难关。
她一边打工一边上学,用两年时间学完了高中四年的课程。她尝试申请各类奖学金,并靠自己的努力申请到了《纽约时报》的全额奖学金,这笔钱可以让她念完大学。
影片的最后,丽斯迈着自信的脚步走进了哈佛的学堂。
贫困和辛苦从未阻挡住丽斯想要前进的决心,她的人生因坚持和努力而被改写。
成长的道路上总是充满荆棘,但只要披荆斩棘勇敢向前,无论你的起点和环境多么糟糕,你都能够走下去。
总不能怕黑就开灯,想念就联系,疲惫就放空,被孤立就讨好,一脆弱就想家——不要被现实蒙蔽了双眼,你终究需要长大,独自走完人生中最漆黑的那段路。
海明威在《丧钟为谁而鸣》里说:
“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一个人必须是这个世界上最坚固的岛屿,然后才能成长为大陆的一部分。”
生活本来就是五味杂陈的,不管是什么滋味,都需要你自己亲自去品尝。
十三夜,著有《还未拼尽全力,就别说自己不可以》《你必须很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参与合集《你的爱情,终将温暖》出版;写温暖治愈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