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夜郎古国——新晃侗族自治县

2019-06-25     丹枫飞云

美丽的夜郎古国——新晃县

新晃 [huàng]侗族自治县,隶属于湖南省怀化市,位于湘西中低山丘陵西部,西接云贵高原,东连芷江,西南北三面与贵州毗邻。总面积150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总面积的84.22%,最高峰天雷山海拔1136米。境内溪流众多,形成许多溪谷平地。全县辖9个镇、2个民族乡,县政府驻晃州镇。2015年新晃人口约27万,其中侗族占80.13%。 新晃森林覆盖率达67.5%,右旋龙脑樟呈群落分布,是中国大陆仅有的右旋龙脑樟种源地。矿产资源较多,其中钾长石储量9亿吨,重晶石储量2.8亿吨,为全国特大型矿床,被誉为“中国钡都”。农副产品产量较大,是“中国湘西黄牛之乡”和湖南省烟叶生产基地县 。历史文化特色浓郁,在秦汉时期属夜郎国治地,唐贞观八年设夜郎县,历时108年。侗文化、夜郎文化积淀厚重,原始稻作文化、傩文化保存良好。傩戏“咚咚推”已入列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县城是湖南省历史文化名城 。

建置

夏、商、周时,新晃为禹贡荆州之域,春秋战国时期属楚,秦属黔中郡。

西汉为武陵郡无阳县。东汉属武陵郡辰阳县,三国属荆州武陵郡舞阳县,

晋至南朝宋时因之,南朝梁时属南阳郡龙标县,隋时属沅陵郡龙标县。

唐贞观八年(634),析龙标置夜郎县。

天授二年(691)析夜郎县置渭溪县,渭溪县治在今老晃城。

长安四年(704),改夜郎、渭溪二县置舞州。

熙宁七年(1074),以唐潭阳县地置卢阳县,县地属沅州卢阳县。

清乾隆元年(1736)沅州升府,置芷江县。

嘉庆22年从芷江县划出六里置晃州直隶厅,属辰沅道。

民国二年(1913年)废厅置晃县。

1956年12月5日,成立新晃侗族自治县,

1998年5月怀化撤地设市,新晃县随属怀化市至今。

风景

夜郎大峡谷

夜郎大峡谷位于湖南省新晃县方家屯乡与贵州省万山特区高楼坪乡交界处,地处云贵高原苗岭山脉东延末端、雪峰山脉以西、武陵山脉以南的结合部。距新晃县城8公里,是一条跨省大峡谷。峡谷全长15公里,谷底展宽不足30米、山谷直接切割深度300—400米,有“三十里幽谷,三十里画廊、三十里世外桃源”之美誉。峡谷内主要有千步云梯、夜郎王峰、双狮护王、骆驼峰、犀牛峰、玉柱峰、三炷香等景点。由于沿途落差较大,是漂流的绝佳去处,堪称中国跨省第一漂。

夜郎古乐城

新晃夜郎古乐城又名夜郎古都、黄家垅森林公园,位于县城东部,与中心城区仅一水之隔。景区占地面积 夜郎古乐城 8000亩,丹霞地貌,坡度舒缓,最高山峰海拔403.6米,最低海拔305米。主要由大前门、浣纱湖、竹王祠、夜郎王宫、王印塔、皇家动物打斗场等景点组成。公园森林茂密,遮天蔽日,数十座山峦连绵起伏。

龙溪古镇

龙溪古镇,位于县城西北龙溪河与潕水河交汇处,古镇建筑整体布局缜密,工艺精湛,格调清新,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儒道学思想和融通吐纳的民族特点。 贡溪溶洞 贡溪乡距县城53公里,地处云贵高原边沿,湘黔两省交界,地势险峻,峡谷幽深,由于雪峰古陆端喀斯特徒坎地貌形成的溶洞群千姿百态、星罗棋布,延绵数十里,据考古学者初探,溶洞中发现了70万年前的犀牛、马、羊、熊等大群古动物化石。凉伞公母岩 新晃侗族自治县凉伞乡西北角的凉山岭上,屹立着两座巨石,一座上面宽大下面窄小,像一个撑着雨伞的巨人,肃立峰顶;一座像一位美女立于峰顶侧面的悬崖之上。人们叫它们为公岩、母岩。

教育

新晃县第一中学

新晃县第一中学是怀化市示范性全日制高级中学,也是新晃县唯一一所公办高中。已有70余年的办学历史,其前身为“晃县县立初级中学”(1939年)。学校先后更名为湖南省晃县初级中学、新晃侗族自治县初级中学、新晃县第一中学、县直属中学、新晃县民族中学。1958年增设高中部,1996年恢复新晃一中校名。为便于与外界交流,1999年建校60周年,学校又恢复“新晃县第一中学”校名。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lpcimwBvvf6VcSZbcc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