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传承600多年的传统民俗活动——佛山秋色将如约而至。秋色年年行,你知道,30年前的秋色是怎样的?这些珍贵老照片,带你认识一个流光溢彩的佛山秋色。
秋色起源
据《佛山秋色》林明体记载,相传明朝永乐年间的一个丰收的秋天夜晚,一群儿童用茭笋壳搏成一条小型的“龙”,在龙身上遍插香火,以竹杆为把手,穿街过巷游舞,口呼鼓乐声,直至深夜而罢,这样连续游舞了多晚。
1988年秋色之孩童耍乐舞草龙
儿童舞“笋壳龙”(俗称“火龙”)的活动被成年人所赞赏,人们便把舞龙变成了一种有意识的秋色文化娱乐活动。后来,人们用各种材料制成各种贡品参加游行,慢慢地,游行队伍中还增添了举旗、提灯、耍狮、文艺表演、杂技武术、抬担肩挑叫卖等等繁多项目。
2009年秋色巡游舞龙(图自佛山档案)
明清时代,佛山的手工业、商业和农业都十分繁荣,有“商务为天下最”“全国四大聚”的美誉。集戏剧、音乐、舞蹈、杂技、美术工艺于一体的佛山秋色,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成为有广泛群众性的汉族民间娱乐习俗。
二三十年代的秋色巡游
秋色艺术新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秋色艺术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数十年来,多次举办大型秋色赛会、秋色艺术展览、秋色大巡游等影响深远的活动,先后到多地展出,所到之处,观众对精奇巧妙的传统民俗艺术赞叹不已。
佛山的秋色工艺品,先后赴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泰国、韩国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举办展览。
1982年秋色赛会巡游队伍在祖庙路
1988年秋色之飘色——《飞向太空》
1988龙年秋色之唢呐队
在80年代,像生秋色也是做得栩栩如生!
1988龙年秋色之台面秋色开刀鱼
1982年秋色赛会之台面秋色猪肉档
1982年秋色赛会之台面秋色仿真酒肉
秋色项目丰富
佛山秋色项目丰富,多彩多姿,集工艺美术、舞蹈、杂技等于一体。秋色艺术含秋色工艺品和秋色表演艺术两大类,按表现形式来划分,分为灯色、车色、马色、飘色、地色、水色、景色七色;
以玲珑剔透的秋色灯出现于秋色赛会的,称之为“灯色”。
以反映自然景物或社会生活的各种像生秋色工艺品,如蔬果、鱼类、食品、花卉、树木、器皿、石山、人物、动物等,谓之“景色”。
1988龙年秋色之担头秋色像生《塘虱鱼》
表演以水为意境的各种舞蹈,如舞龙、采莲船、陆地行舟、旱地扒龙船等等,谓之“水色”。
1988年秋色之水色 花舫—艇仔粥
观之为花车彩架,称之为“车色”,民间俗称“车心”。以男少年扮饰古装戏剧中的女性人物。
1982年秋色车心貂蝉拜月
表演者以骏马代步,扮演英雄故事者,称之为“马色”。
以“飘”或“挑”的高空技艺扮演故事的谓之“飘色”。
1988年秋色《夜战马超》
以步行化装表演杂剧活报剧或高跷等故事杂技者称为“地色”。
佛山秋色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起,佛山秋色巡游定为一年一次。2019广东(佛山)非遗周暨佛山秋色巡游活动将于10月31日热闹开锣,持续至11月4日。而大家最关注的秋色巡游将于11月1日、2日一连两晚,在禅城区祖庙历史文化街区上演。
佛山秋色将临
你期待吗?
来源:佛山市文广旅体局、《佛山秋色》余婉韶、《佛山秋色》林明体、佛山档案、1982年《秋色赛会》、佛山新闻网、佛山发布
编辑:肖婷英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