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用什么办法能把孩子变成一个罪犯",这是我看到最精准的答案

2019-07-29     涵韵心理咨询

首先我们来举例子,妈妈和孩子的故事。妈妈小的时候,可能没有考上大学,学习不努力。所以现在一事无成,过的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的生活,于是她内心里就有一个认知,只要不努力就考不上大学,就会像妈妈这样一事无成。她带着这种想法,当她看到正在上小学的孩子写作业慢。写作业不专注。或者说写作业的时候玩铅笔,不专心,耳朵听着电视在写作业。当他看到等等类似现象的时候,她就会认为,我这个孩子就是小的时候的我,就是那个不好好学习的孩子。如果这样他就会将来考不上大学,将来一事无成,一个投射就马上要形成了。于是,她就对自己孩子说,不好好学习,天天想着玩,看电视,别人写作业才用了1个小时,你看你都写3小时了,那么笨。这样哪能考上大学?妈妈说你是为了你好。

那当妈妈表达这些的时候,妈妈就把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将来考不上大学的这种认知投射给了孩子。前两天我们学了这个投射对吗?大家知道吗?孩子听到了,孩子听到了他马上就变成坏孩子吗?不一定的。如果妈妈长期如此,今天说写作业写的慢,明天说写字写得不好看,后天说坐姿坐的不正确。再后天说眼睛坏了,大后天说在班里永远落后。甚至当着邻居说,当着老人说。那这种行为是不是孩子就会认同,孩子在内心里就会发现,哎呦我很笨,哎呦我很差。哎呦我老被妈妈说,哎呦我就是坏孩子,我是不是真的不行啊?我是不是真的笨呢?可能是我真的笨哦,可能是我真的记忆力差,可能是我真的有点傻等等,于是这个孩子就认同了,就表现出确实最近成绩不好,表现出确实写作业越来越慢,表现出确实被老师批评,那当妈妈得到这些信息之后,她的那个投射得到了强化,就会更加严厉的投射。

我们可以想象目前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多少父母在这样投射孩子,又有多少孩子在这样认同父母的投射?

我在给家长讲家长课堂的时候,我问各位家长,我说我做一个简单的统计。您在孩子上小学之后,您表扬他的话多,还是批评他的话多。如果您批评他的话超过了表扬他的话请您举手。结果现场70%的家长都举起了手。也就是一半以上的家长都在用批评孩子的话在跟孩子交流,美其名曰恨铁不成钢,说你是为了他好,把你的缺点告诉你了,你改了不就剩优点了吗?可是,这些家长却不懂得心理学,都不知道投射性认同这个现象的存在,他们的那些批评就是对孩子的投射,我们经常说;孩子是夸出来的,大家感觉是不是有道理,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句话背后有着深厚的心理学原理,就是投射性认同。如果你跟这个孩子说,哎呀宝贝,你这会儿写作业有点慢呢,不过没事,慢慢写妈妈相信你以后你会越来越快的。那么这会儿妈妈投射给孩子的是一个现在暂时落后,将来肯定成功的孩子。孩子第一次不大相信,他会想,“没有啊,我这次才考了倒数第三,怎么可能成功呢"?第一次没有相信,第二次妈妈说,放心吧,妈妈相信你,加油!这次不行,还有下次呢。多次被家长肯定和鼓励孩子会说,是啊,哎,真的,你看我这次考试就比上回就前进了一名,还有上回那个同学还问我问题呢,那次我举手发言老师说挺好还表扬我了那。孩子会在父母表扬鼓励肯定认可下,在这样的投射下认同一个非常自信的、非常有能力的自我,他就会越来越好、越来越棒。这也是投射性认同,

所以我们说父母用什么办法把孩子变成一个罪犯,如果你天天的说他不是东西,你天天说他不听话,你天天说他你这样下去你就是社会渣子,你天天说他也是废物,你天天说你还是猪脑子,你说久了他必然变成你说的那样子。如果他不变成的样子,他怎么对得起你多年的投射?他怎么对得起你多年的这种培养?

这种现象在我们生活当中比比皆是。曾经有一个记者采访了几个少年犯,在采访过程中有的说他爸爸说他是废物,有的说他爸爸说他是猪脑子,有的说他爸爸说他特别丢人,就是这类的话如果在父母的口中多次的说,这就叫多次的投射,那孩子内心就会产生认同。最后他就真的是变成了那个样子。

所以,我们说这个投射性认同,使得父母在不知不觉当中把孩子变成了罪犯,这是真实发生的。这绝不是理论推断,这是真实发生,天天在发生的事情。所以,当我们遇到了这个类似的情形,我们知道这个现象的作用了。我们更应做到防微杜渐。给孩子更好的成长空间,让他们在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每一篇文章都是小编用心耕耘!如果您觉得小编的文章不错,麻烦在文章的下面给小编一个小小的赞。有不妥之处欢迎指出,您的支持是小编继续努力的动力!如果您在生活中遇到了婚姻关系,亲子教育,个人魅力成长方面的困扰,小编愿陪伴在您的身边,聆听您的生命故事。最后小编也祝福各位家庭幸福,事业有成,万事顺意!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eIeQmwB8g2yegNDM6q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