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4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印度新德里发布了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涵盖了129个国家和经济体,其中瑞士是世界上最具创新性的国家,其次是瑞典、美国、荷兰和英国;中国连续第四年保持上升势头,排在第14位,较去年上升3个位次。
2019年版全球创新指数(GII)显示,瑞士是世界上最具创新性的国家,其后是瑞典、美利坚合众国(美国)、荷兰和联合王国。GII报告还显示,印度、南非、智利、以色列和新加坡是地区领先者,而中国、越南和卢旺达则为所在收入组之冠。
GII如今已是第十二版,它是一项全球基准,可帮助政策制定者更好地了解如何刺激和衡量创新活动,创新活动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2019年GII基于80项指标对129个经济体进行排名,这些指标既有研发投资、专利和商标国际申请量等传统的衡量指标,也有移动应用开发和高科技出口等较新的指标。
2019年GII也考虑了经济背景:尽管经济增长有放缓的迹象,但创新仍如火如荼,特别是在亚洲,可是,贸易中断和保护主义造成的压力若隐若现。报告显示,健全的政府创新规划对于成功实现创新至关重要。
“GII向我们表明,在国家政策中优先考虑创新的国家排名显著提升,”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说,“中国和印度等经济大国在GII排名中的上升改变了创新的格局,体现了政策行动有意促进创新,”高锐先生指出。
GII的发布首次由印度政府主办,印度以创造性的方式利用GII加强其在国家和地区层面的创新政策框架。
“2019年在印度发布全球创新指数是一次重要活动,也是对近年来印度政府致力于创新的认可,”印度工商和铁路部长皮尤什·戈亚尔说。他补充说:“GII是政府制定战略以促进创新的有用工具。印度政府赞扬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这方面的努力。”
高锐先生感谢印度政府主办GII全球发布活动。“印度高度重视利用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是发布2019年GII的理想地点,”高锐先生说。
“GII向我们表明,在国家政策中优先考虑创新的国家排名显著提升,”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说,“中国和印度等经济大国在GII排名中的上升改变了创新的格局,体现了政策行动有意促进创新,”
2019年GII主要研究结论
今年GII引人注目的主要研究结论(附件2复制链接查看https://www.wipo.int/publications/zh/details.jsp?id=4435)有:
过去几十年间,科学、创新和技术的全球格局发生了重大转变。中等收入经济体(尤其是亚洲)通过产权组织的国际专利体系,对全球研发和国际专利申请率方面的贡献正在提升;
2019年GII显示,公共研发支出(特别是在一些高收入经济体)的增长正在放缓或完全停滞。由于公共部门在资助基础研发和短期难见收益的研究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而这些研究又是未来创新的关键,这种趋势令人担忧;
保护主义抬头带来风险。如果不加以控制,会导致全球创新生产力增长放缓,传播变慢;
创新投入和产出仍然集中在极少数经济体。各经济体在有效获取创新投资的回报方面仍然存在鸿沟。一些经济体以更少的投入获得了更多的产出;
大多数顶级科技集群分布在美国、中国和德国,而巴西、印度、伊朗、俄罗斯联邦和土耳其则入围百强。前五大集群为:东京-横滨(日本);深圳-中国香港(中国);首尔(大韩民国);北京(中国);圣何塞-旧金山(美国)。
“全球创新指数根据各经济体的创新能力和绩效进行排名,同时也为全球创新的态势提供了富有价值的洞见:它突出了在创新方面表现优异的经济体和在将创新投入投资转化为创新产出方面更为成功的经济体。这些创新领导者的经验教训为其他国家制定创新政策提供了有用指导,”GII共同发布方、康奈尔大学的前院长兼管理学教授苏米特拉·杜塔表示。
中国位列14再创新高
(1)9项细分指标位列全球第一
在《报告》的80项细分指标中,“国内市场规模”、“提供正规培训的公司占比”、“本国居民专利申请量”、“本国居民实用新型申请量”、“购买力平价增长率”、“高技术净出口占比”、“本国居民商标申请量”、“本国居民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量”、“创意产品出口在贸易总额中的占比”等9项细分指标中国位列全球第1位,比去年多2项指标。这些指标的突出表现说明我国部分创新领域已经进入了领跑全球阶段。
(2)“创新效率”已超过多数高收入经济体
“创新效率”代表了经济体将创新投入有效转化为创新产出的能力。2019年,我国“创新产出分项指数”在全球排名位列第5位,而“创新投入分项指数”在全球排名仅位列第26位。尽管中国目前创新投入分项指数相对落后,但创新的整体效率已大大高于全球多数高收入经济体。我国的创新产出已与德国、英国、芬兰、以色列和美国相当,但投入水平远低于这些国家。
(3)“创新质量”总体水平正稳步提升
“创新质量”用于衡量创新相关投入和产出指标的质量水平,由“本地高校的质量”、“专利发明的国际化”和“科学出版物的质量”3项细分指标决定。美国、德国、日本等高收入国家在这一指标仍处于领先地位。2019年,我国“创新质量”也进一步提升,由2018年的第17位上升至2019年的第15位,是唯一一个在全部三项指标上向高收入经济体靠拢的中高收入经济体。这表明我国的创新正在由量的积累转向质的提升,创新的质量在全球的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加强。
(4)创新集群数量和竞争力取得双突破
《报告》已经连续三年对全球创新集群进行了排名。从创新集群数量来看,美国的创新集群最多,有26个。我国排名第二,有18个,比2018年多2个。从创新集群实力来看,东京-横滨集群再次位居榜首,我国深圳-香港、北京和上海等3个创新集群分别处于第2、4和11位。与去年相比,中国几乎所有集群的排名均有上升,表明粤港澳大湾区正日益成为世界水平的科技创新中心,北京、上海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也取得显著成效。
同时,《报告》也暴露出我国在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体制机制”指标位列第60位)、中小企业投融资(“小额贷款总数在GDP占比”指标位列第69位)等方面存在显著差距,亟需进一步采取有效举措,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