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2200多年!阜阳一古城遗址,实地探访……

2020-01-11   阜阳微视

千年古城阜阳

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不仅出土过国宝龙虎尊

西汉二十八宿圆盘圭表

稀世珍宝阜阳汉简等一大批文物

还发现西汉汝阴侯墓等等

而在阜阳颍泉就有一座古城遗址

颍泉发现古城遗址

在颍泉区伍明镇苏集村腰庄一带

有一处南北长约2000米

东西宽约1500米的古城遗址

在建国后的两次文物普查中

这里发现过数处城垣、城壕遗迹

出土铜鼎、钫、剑

簇、铁犁、陶俑等器物

(网络图)

据文物部门考证

腰庄古城遗址

规模较大、文化内涵丰富、时代延续长

文化层年代以战国、两汉为主

被认为可能是楚都钜阳城遗址地之一

近日

记者实地探访了腰庄遗址

了解2200多年前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

古城遗址在哪?

隆冬时节

记者从阜阳市区出发

经阜阳临沂商城进入阜涡路

由此一路向北到达伍明镇

转而向西到达苏集

腰庄古城遗址

就位于苏集村东南方向的袁寺村


冬日的腰庄

与皖北农村其他地方的景色并无二致

除了零散分布的村庄外

目光所及处是一望无际的麦田

腰庄遗址西靠茨河

南邻茨淮新河

有自然水系和人工水系贯通

(网络图)

遗址可能是楚国钜阳城

今年72岁

爱好研究地方历史文化的高汝轩

对腰庄遗址比较熟悉

退休后

高汝轩来到伍明文化站当管理员

一直收集与腰庄遗址有关的民间传说

和陶器、石器、骨角器等

部分器物陈列在伍明文化站

(网络图)

“腰庄遗址这个地方以前叫老古城

钜阳宫,南门在三门村的谭庄

北门在巩庄村的马庄和樊城

四至都比较清楚。”

有考古专家认为

腰庄遗址可能是

战国时期楚国钜阳城的遗址

但至今没有定论

不过,这个地方曾经是

一座古城遗址是没有争议的

规模与现在的阜阳南北老城相当

“楚都钜阳城”之争


在2200多年前的战国末期

阜阳辖内属于楚国东北部边疆

缘于强秦兵锋所迫

楚都曾多次迁徙

据《史记·六国年表》记载

楚国迁都有三次:

第一次为楚顷襄王21年迁陈城

第二次为楚考烈王10年徙钜阳

第三次为楚考烈王22年迁寿春

楚顷襄王迁陈城、楚考烈王东迁寿春的史实,文献与考古材料互勘,无异议。考烈王10年迁钜阳的事件,不仅传世先秦文献缺载,两汉典籍中亦仅见于上述《六国年表》。钜阳是楚“东国”地区的一处重要城邑,其具体地理位置和兴废沿变缺乏较早的文献,时间久了便成为千古疑案。直到现在,文史界仍流行楚都钜阳城“太和原墙集说”“太和宫集说”“颍泉苏集腰庄说”等多种观点。

太和原墙集古城遗址位于太和县城东北约20公里的原墙镇原墙集北0.5公里的茨河左岸,东西长550米,南北宽460米。遗址未做试掘。通过多次田野调查,目前尚未获取早至汉代以前的遗迹遗物。该遗址面积不大,已发现的遗迹遗物年代偏晚,不具备钜阳城应有的基本特征。

(网络图)

太和殿顶子古城遗址位于太和县宫集镇朱庄乡张营、靳楼、靳沟口、马庙等几个村境内,北临西淝河。遗址平面略呈正方形,面积约289万平方米,地表可见绳纹、乳丁纹、菱形纹筒瓦、板瓦残件等。由于该遗址远离古细水约20公里,谓之“细阳”名悖于实,遗址内几处地层剖面标本均为汉代遗物,目前尚未发现早至战国的文化层。

(网络图)

近年来,考古人员在颍泉腰庄古城遗址内采集到早至商周的陶器、石器、骨角器等文物,地表散见板瓦、筒瓦、瓦当碎片,文化层年代以战国、两汉为主,战国古城址约略叠压在商周遗址上,至两汉时期此城得以修复沿用。腰庄古城遗址规模庞大,出土了不少战国时期的文物。由此判断,不能排除腰庄遗址是楚钜阳古城可能的地望所在。

揭开谜团仍需时日

但是

考古专家认为,确认古都城遗址

除需探明城垣、城壕、城门

等标志性遗存所在及其形制、规模特征外

还要探明宫殿区、居民区

作坊区、墓葬区等一批遗迹遗物

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

钜阳城大概位置在太和、颍泉两地是没有争议的

由于上述三处城址仅做过初步调查

能否确定钜阳遗址的具体地望所在

还有待考古发掘进一步验证

随着时代不断进步

发现和确认钜阳城遗址

对继承与弘扬阜阳文化遗产

提高阜阳的知名度

促进地方社经济会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信随着相关考古人员不断深入探究

谜团终会揭开

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

欢迎评论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来源:阜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