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2020-04-13     愙斋书法

中国书法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学术界公认的中国最早的古汉字资料,是商代中后期的甲骨文和金文。从商代后期到秦统一中国,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这种演变具体反映在字体和字形的嬗变之中。西周晚期金文趋向线条化,战国时代汉族民间草篆向古隶的发展,都大大消弱了文字的象形性。然而书法的艺术性却随着书体的嬗变而愈加丰富起来。


殷商·甲骨文-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


殷商·甲骨文二


殷商·蝌蚪文


西周·大盂鼎


西周·毛公鼎铭文


西周·散氏盘


春秋·子仲姜盘铭


西汉·西狭颂(1)


西汉·西狭颂(2)


东汉·张迁碑


东汉·鲜于璜碑


东汉·曹全碑


汉·《袁安碑》


汉·祀三公山碑


汉·孔宙碑


汉-张芝·秋凉帖


西晋-索靖·月仪章


三国-钟繇·宣示表


三国-顿首州民帖


三国·皇象 文武帖


三国·皇象 急就章


三国 吴 谷朗碑(国图藏)


西晋 陆机 《平复帖》


东晋·爨宝子


东晋·卫夫人


东晋 王羲之 《得示帖》


东晋-王羲之章草《豹奴帖》


东晋·谢安 中郎帖


东晋-王献之 楷书《洛神赋》


晋-王珣 《伯远帖》


南朝·陶弘景 瘗鹤铭(水前本)


南齐 王僧虔 《万岁通天帖》


隋 出师颂


隋 董美人墓志


隋 智永 千字文


唐 欧阳询 《季鹰帖》


唐 徐浩 不空和尚碑


唐 薛稷 信行禅师碑


唐 虞世南 汝南公主


唐 颜真卿 《祭侄文稿》


唐 颜真卿 《颜勤礼碑》


唐 柳公权 《草书蒙诏帖》


唐 柳公权《玄秘塔碑》


唐 李阳冰 《小篆城隍庙碑》


唐 孙过庭 《书谱》(局部)


唐 李世民 《温泉铭》(局部)


唐 武则天 《升仙太子碑》(碑额)


唐 薛稷 信行禅师碑


唐 颜真卿唐 颜真卿 《刘中使帖》


唐 褚遂良 《雁塔圣教序》(局部)


唐 陆柬之 《文赋》(局部)


唐 李白 《上阳台帖》


唐 贺知章 《草书孝经》(局部)


唐 张旭 古诗四帖(局部)


唐 钟绍京 灵飞经


唐 李邕 云麾将军碑


唐 李隆基 鹡鸰颂


唐 杜牧 《张好好诗》


五代 杨凝式 《韭花帖》


五代 徐铉 《今有私诚帖》


北宋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北宋 苏轼 《次辩才韵诗帖》


北宋 《苏轼太虚诗帖》


北宋 黄庭坚 《松风阁》


北宋 黄庭坚 《诸上座帖》


北宋 黄庭坚 《黄州寒食诗卷跋》


北宋 米芾 《蜀素帖》


北宋 米芾 《粮院帖》


北宋 蔡襄 《虹县帖》


北宋 蔡襄 《离都帖》


宋 吴琚 《急足帖》


宋 陆游 跋 《北齐校书图》


宋 陆游 跋 《北齐校书图》


南宋 赵佶 《欲借风霜二诗帖》


南宋 赵佶 《闰中秋月》


南宋 赵佶 《秾芳诗》


南宋 赵佶 《草书千字文》(局部)


宋 李建中 《土母帖》


北宋 范仲淹


北宋 王安石 楞严经旨要卷


北宋 秦观 《摩诘辋川图跋》


薛绍彭 晴和帖


北宋 蔡京 《节夫帖》


北宋 林逋 《松扇五诗卷》(局部)


南宋 米友仁 《动止持福帖》


南宋 文天祥 谢昌元〈座右自警辞〉卷


南宋 文天祥 谢昌元〈座右自警辞〉卷


南宋 陆游 《怀成都诗卷》


南宋 范成大 《雪晴帖》


南宋 辛弃疾 去国帖


南宋 张即之 敛襟谈老氏诗


辽金 沈辽


元 赵孟頫 《秋深帖》(局部)


赵孟頫 《行书二赞二诗卷》(局部)


元 邓文原 跋王羲之雨后帖


元 倪瓒 淡室诗


元 杨维桢 《城南唱和诗卷》


元 鲜于枢 《杜诗魏将军歌》


元 康里夔夔 《述张旭笔法卷》(局部)


明 祝允明 《前后赤壁赋》(局部)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明 宋濂 王洗 《烟江叠嶂图跋》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明 唐寅 《落花诗》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明 唐寅 《自诗词》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明 朱元璋 《大军帖》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明 张瑞图 《草书千字文》(局部)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明 黄道周 《孝敬定本》(局部)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明 王铎 《赠张抱一草书诗卷》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明 董其昌 《草书手札》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明 释担当 草书扇面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明 吴承恩 《扇面七言律诗》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明 米万钟 《草书扇面》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明 倪元璐 《行书尺牍》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明 陈洪绶 《行草尺牍》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明 于谦题公中塔图文徽明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明 王守仁 《铜陵观铁船歌》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明 解缙 《自书诗》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清 傅山 《草书七言诗轴》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清 查士标 《行书送友人诗扇》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清 邓石如 《隶书论书立轴》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清 康熙 《草书八言联》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清 雍正 《行书夏日泛舟轴》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清 乾隆 《御书洪咨夔春秋说论隐公作伪事》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清 慈禧 太后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清 八大山人 《行书题画诗》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清 蒲松龄 《聊斋诗存》(局部)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清 金农 《漆书汲古处和四言联》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清 郑板桥 《行书论书立轴》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林则徐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清 刘墉 《论书轴》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清 赵之谦 《汉歌隋文隶书联》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清 张裕钊 《六言联》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清 康有为 《行书对联》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清 吴昌硕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清 沈增植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清 弘一法师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民国 孙中山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民国 袁世凯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毛泽东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周恩来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于右任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蒋介石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鲁迅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齐白石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郭沫若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陆维钊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沈尹默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徐悲鸿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林散之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沙孟海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王蘧常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徐生翁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何香凝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李瑞清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丰子恺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白蕉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启功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沈鹏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孙伯翔


“愙斋书法”160幅书法作品,贯穿中国书法史!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aeYcnEBrZ4kL1ViW5Q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