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6月2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通讯员 曹燕娜)“中塞友好医院为塞新冠肺炎指定收治医院之一,自4月17日接诊首批确诊病例以来,迄已收治77人,治愈出院38人。”记者今日连线中国(湖南)第21批援塞医疗队时,队长江海波高兴地说,5月29日,在援塞医疗队的鼎力帮助下,中塞友好医院年龄最小的3名新冠肺炎患儿幸运出院。
3名先天畸形“新冠”孤儿,幸运出院
据介绍,3名年龄最小的“新冠”患儿,是4月29日入院的,分别是9个月的欧拉(Ola)、3岁的默罕默德(Mohammed)以及4岁的马瑞玛(Mariama),他们都是孤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先天畸形以及营养不良。
患儿入院后,医疗队员、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儿科主治医师赵孟文第一时间查看患儿情况。3名小患者中,病情最严重的是小欧拉,不仅有先天性脑积水,重度营养不良,还有严重的发育迟缓等基础疾病,且头部出现两个褥疮,给治疗带来难度。况且,小欧拉已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属于重症患者。
面对复杂病情,医疗队协同塞方医护人员,一起讨论疑难病例。
赵孟文提出,重度营养不良及先天性基础疾病是导致患儿发展为重症的原因,可逐步加强营养支持,同时加强抗感染治疗。针对患儿头部褥疮,除加强常规伤口护理换药外,医疗队员、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刘华建议,采用中国传统药膏治疗。随后,医疗队赠送了相关药品。
在中塞双方医护人员的精心呵护下,一个月后,小欧拉的病情逐渐好转,伤口愈合。其他两名孩子,也恢复达到出院标准。
5月29日,孩子们出院这天,中塞双方医护人员自发捐赠了衣物、食品、日用品、药物等。当地护士Admire,人称“爱美丽”,她感激地说:“孩子们康复出院我真高兴,感谢中国医疗队能留下来与我们共同抗疫!” 中塞友好医院院长卡贝纳(Kabineh)也非常激动,并致谢中国医疗队。
援塞医疗队员一场查房下来,脸都肿了
据了解,截至6月1日凌晨,塞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861例,治愈病例454例,死亡46例,现存确诊病例361例。早期定点医院只有3家,患者都集中在中塞友好医院等定点收治医院,随后,中塞友好医院专用来接收中重症患者,现存病例为16人。
“从3月始,医疗队着手帮助塞方开展抗疫培训,至今援助塞方抗疫近两个月了。”江海波介绍,5月1日,中塞友好医院第一批6名病人出院时,医疗队赠送了口罩和药品,出院患者喜极而泣,大喊着:“我自由啦!”医护人员为他们鼓掌送行。
塞拉利昂常年气温都在30℃以上,旱季时,白天路面温度40℃以上。“医疗队员从宿舍区换好防护服,经设定路线到门诊3分钟路程,还没等走到门诊清洁区,护目镜已是被汗水蒸汽充盈,视线一片迷糊了……”江海波说,查房一趟,里层手术衣全部湿透,汗水沿着腿流下,湿了鞋袜。口罩里也是湿漉漉的,感觉每次查房都像打了一场大战,有的队员查房下来,脸都肿了。可是,队员们都在相互鼓励,用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精神坚守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