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这个乡镇因“河”得名

2019-11-30   亳州身边事

淝河镇位于谯城区南部39公里处,东与古城镇为邻,北与双沟镇隔河相望,也是谯城区的南大门,因为是西淝河的源头,所以得名“淝河”。

  据传,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分封天下,宋国也就是现在的阜阳,汤国就是现在的亳州,两国联姻的时候,汤王把他的女儿嫁到宋国,然后修了一条宋汤河,在西淝河和宋汤河的交界处,形成了一个渡口码头,后来成为人聚居的地点,发展成淝河集。

  在历史上,淝河镇也有很多经典的历史典故,其中,王莽赶刘秀的故事,有一段就发生在淝河镇的王营寨。

  在解放战争和抗日战争的时候,淝河作为一个边区交界处,也曾经建立了几任政府。解放以后,历任初级社、淝河大公社, 最后划归双沟区。

  1992年,撤区并乡以后,一个崭新的淝河镇诞生。淝河镇现有10个行政村,人口5.2万,耕地10万亩,是典型的农业大镇。在经济发展方面,淝河镇利用谯城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2015年,发展果桑种植2800多亩,2017年,又利用省里和市里的林业产业扶贫政策引导贫困户种植发展果桑400亩。

  历史上,淝河镇种桑养蚕的历史悠久,也是亳桑皮的原产地。在淝河桑姓人口有4600人,以“桑”命名的村庄就有十来多个,比如桑寨、桑堂、桑李庄、桑瓦房等。

  目前,淝河镇正着力打造以果桑种植为主的特色产业,打造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的特色小镇。

来源:亳州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