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听家里安排与丈夫结婚,婚后却同居不同寝,活到102岁一生未育

2020-03-15     站在历史门前

民国时期是一个思想十分活跃的时期,那一代的年轻人,同时受到家里传统思想以及外来新思想的教育,当这些思想产生碰撞后,年轻人便有了自己的人生思想,这也决定了他们之后的人生道路。

民国才女颇多,而这些接受了新思想教育的女子,她们对恋爱婚姻,有着自己的一套观念,而这也多多少少的决定了她们之后一生的婚姻。

苏雪林是民国时期一位很有名的才女,她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教育事业,被誉为文坛的常青树,而苏雪林一生誉满天下,但是她也有着自己可惜的地方,她说”我就像一只蝴蝶,恋爱本该是我的全部,可是关于我人生的这一页却是空白“

早先年间,苏雪林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内,因为是女子,受到了家里很多歧视,从小苏雪林就对封建思想恨之入骨,后来接触新思想后,她十分坚决的成为了新一代的年轻人,准备和旧时代割开关系。

包办婚姻是封建社会的一个陋习,到了民国时期,虽然严禁包办婚姻,但是一些老一辈的人他们还是会给家里的子女安排包办婚姻,苏雪林很不幸,便成为了包办婚姻最后的牺牲品。

苏雪林的丈夫是一位五金商人张宝龄,在国外留学时,苏雪林就曾和自己这个未婚夫通信,一来二去之间,她知道了自己和未婚夫并没有什么兴趣相投的地方,如今结为夫妻,她依然在丈夫身上无法找到吸引自己的地方。

婚后,苏雪林向丈夫提出了要求,同居不同寝,张宝龄是一个老实人,他答应了妻子,之后苏雪林虽然是结婚了,但是她并没有将自己的心思放在家庭,而是一心专注自己的事业,因而之后她才在文学界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张宝龄面对妻子的做法,虽然很生气,但是他在心底还是爱苏雪林的,因而无论苏雪林在生活上有任何的困难,他都不遗余力的去帮忙解决,婚后几十年,哪怕苏雪林一次都没有为他下过厨,他也不怪他。

后来因为诸多原因,两人两地分居,虽然如此,他们并没有解除婚姻关系,就这样,两人各自的活到死亡,张宝龄去世后,苏雪林也没有想过再嫁,直到1999年去世,终年102年,苏雪林一生只有一次婚姻,因而她也是一生未育。

晚年时,苏雪林曾对亲属谈起自己的这段婚姻,如之前所说的那段话”我就像一只蝴蝶,恋爱本该是我的全部,可是关于我人生的这一页却是空白“对于丈夫张宝龄,苏雪林很是感激,他一生都在支持自己的事业,不过未能给他留下孩子,实在是有愧于他。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RuU4HABgx9BqZZIUeG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