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是赚钱,一头是救命,武汉有个小伙发了条朋友圈后……感动

2020-03-07   每日商报

特殊时期,一边是赚钱,一边是救命,你会怎么选?

武汉有个小伙子,疫情来临时,一边是要他24小时料理的菜鸟驿站和小区居民随时出现的生活需求,帮邻居们采购了超过1.5吨的面粉、1000斤油、800斤面……一边要帮武汉的各大医院运输医疗物资。

有一天,要给医院运输医疗物资的他在出门前发了一条朋友圈,结果,回来发现……


邻居想吃土豆?护士的狗没人照顾?

他成了小区居民生活上的“救火队员”

30岁的赵勐是武汉一小区菜鸟驿站的站长。

这个菜鸟驿站已经开了两年半时间,日常主要给小区居民提供快递取寄服务。几乎每天要跟小区居民打交道的赵勐,和每家每户都混了脸熟。

疫情发生后,平常再普通不过的柴米油盐突然成了居民最紧缺的物资,很多人都找这个热心的小伙子帮带米带面。

(站长赵勐整理驿站货柜)

赵勐想办法通过各种渠道,帮居民采购生活必需品,包括超过1吨大米、1.5吨面粉、1000斤油和800斤面条……

前几天,有居民找到赵勐说想吃土豆,结果隔了几天就从贵州弄到了3000斤土豆,一个人吭哧吭哧扛到了菜鸟驿站里。

(赵勐正在搬运刚从贵州运回的3000斤土豆)

除了帮大家采购生活必需品,赵勐成了邻居们生活上的救火队员。

虽然每天都很忙碌,赵勐每天准时去一位邻居家里喂食和遛狗。狗的主人是一位护士,工作中被感染后住进了方舱医院,痊愈后又选择留在了医院继续工作。临走时,护士把狗托付给了赵勐。

看到护士和小区保安没有防护服、口罩,他把自己买的KN95口罩送给了保安,社区的医护工作者凭工作证到驿站就能免费领防护服。

担心社区的孤寡老人生活没有保障,赵勐找社区和志愿者统计孤寡老人名单,想给孤寡老人送大米和橘子……


一车可以救成百上千人

自建车队连续一个月给医院运送医疗物资

除了在驿站为居民服务,赵勐还有一个身份,是武汉运输志愿者。

因为从事快递的关系,从年前开始,他就开着自己的面包车和货车,加入了运送医疗物资的志愿者队伍里。

“那时候在汉阳组建了一个汉阳车队,”赵勐说,当时有一群人开着车出去帮忙拉运物资。他的小货车,一车拉满的话,口罩可以拉三四十万个,防护服可以拉七八千件。

虽然油费自己加,赵勐每次想到自己这一车可以救几千上千个人,就觉得值了。

连续一个月的时间里,赵勐开着他的小面包,冒着风险将仙桃、巴东、黄冈等地的救援物资成功送达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协和医院、同济医院、人民医院等多个重点医院。

(菜鸟驿站站长赵勐正在运输医疗物资)

赵勐的老家在恩施,好几次出车去恩施运送物资路过家门口。

虽然很想家,也很担心家人,但赵勐没敢回家。“因为自己是从武汉出来的。”赵勐努力忍了忍眼泪说。


帮医院运送物资驿站没人打理

居民自觉扫码付款分毫不差

因为经常要出门给医院运送物资,菜鸟驿站常常没人打理。有一天,赵勐出门前发了一条朋友圈。

“大家进去看需要什么东西就拿什么,二维码就在墙上你们自己扫码付款。”没想到这条朋友圈很快引起了邻居的关注。小区一位邻居大叔和阿姨主动到驿站帮助维持秩序,相互监督排队不要隔太近。一直待到了傍晚五六点才走。

晚上回来后赵勐发现,一下午,驿站里面人进进出出,大家都非常有序扫码支付自取物资,居民到站自领物资一件不差。

(驿站内小区居民正在自觉付款领物资)

在邻居们看来,赵勐是个热心又靠谱的小伙子。而赵勐也觉得,这两年和大家接触多,“每家每户我都认识,大家都是互相信任的。”

赵勐的驿站基本每天晚上都不关门,一直处于半开放状态,窗户不关,门掩着,门口挂个牌子,如果半夜大家有需要就给他打电话,他要是睡着了就会让大家需要什么自己拿,拿完之后自己扫码就行了。

也有人问他到底图什么。

“没图什么,只想多帮个忙出个力吧。看到那些医生护士都在一线救人,我作为湖北人,不管是帮小区里的居民弄生活物资,还是出去帮医院运输医疗物资,我能做就都做,多出点力。”赵勐说。


文/沈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