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千年古镇的骄傲一直就是名副其实的“学霸”

2019-07-11   南陵县广播电视台

(编者按:汪良能(1916年-1989年),安徽南陵人,我国整形烧伤领域著名科学家。他毕生致力于整形烧伤外科事业的开创和发展,为中国整形烧伤外科医学发展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汪良能教授的事迹在南陵县广播电视台微信平台推送后,反响强烈。与此同时,不少微友对汪良能教授在南陵的成长足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基于此,我们约请了对南陵本土文化很有研究的詹承炯先生对这段历史进行了梳理,以飨读者。)

汪良能教授1916年7月出生于安徽省南陵县弋江镇新陶村。他的童年是在弋江平原上度过的,其父汪开曾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曾在青弋江老街上经营“宏发”布店。汪良能兄弟三人,其排行老二,还有兄长汪忠恕,弟弟汪良学。1924年的初秋,汪良能已经八岁,已念完了两年私塾。随后,由其大姐夫宋志耀(杭州大学毕业,时任宣城高小校长)带往宣城高小就读六年。

后来,在其姐夫的抉择下,让汪良能到南京接受更好的教育。果然,他不负众望,在几百人的竞考中以排名第一的骄人成绩,进入南京最有名的中学——南京国立中央大学附属中学暨国立中央大学实验学校完成初、高中学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大学医学院。抗战爆发,随迁至四川成都续学,直至毕业。1949年的春天,汪良能远涉重洋赴美留学,终于实现了出国学习“整形外科”的愿景。1954年学成归来。

最值得后人敬仰、最令他刻骨铭心、也最能体现他爱国情怀的,还是他回国受阻的那一年。那一年,他冲破重重阻碍,历尽千难万险,从罗湖口岸踏进国门。这一壮举,即成为他人生最为亮丽的篇章,成为他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献身国防医学事业的基础。汪良能的“这一生”,充分体现着爱国报国的赤子情怀,体现着一个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全部担当,体现着一个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的崇高人格,体现着一个医学大师攀登科学高峰的精神追求,更体现着一个学为人师、甘当人梯奉献者的蜡炬精神。上述方面,岂不正是汪良能教授“这一生”人格魅力最真实的写照?

在与汪良能教授精神世界的对话中,人们很容易想起这样的名句:“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如此意味深长、气贯长虹的名句,用来解读汪良能这位学有专长且卓越的整形烧伤外科事业的大师,确是再恰当不过了,其不仅是汪良能教授爱国奉献灵魂之映现,更是他熠熠闪光品格之写照。最后,还是以一则联语来结束留言吧:救死扶伤,弘医弘道;著书施教,允德允能。愿汪老先生的生命之光辉映中华,人格魅力永远激励后人奋发前行!

制作:张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