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 海 拾 贝】《清明,一条踏青之路》——蒋先平

2020-04-12   四川民生报道遂宁

编辑按 为全面繁荣社会主义文学事业,激发广大文学爱好作者创作赋予时代的优秀作品,特开辟“艺海拾贝”专栏。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文责自负。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作品会择优在《四川民生报道网》和《今日头条》号等上发表;题材和体裁不限,鼓励创新。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和近期生活照片。

本栏目今日起推出:蒋先平的散文——《清明,一条踏青之路》。欢迎更多的诗人、作家和艺术家们将手上的优秀作品发往:1149391640@qq.com,或微信:18782534448。(涌子)

清明,一条踏青之路

文/蒋先平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雁南飞,又是一年清明节,这是一条踏青路……

清明祭英烈,弘扬文明新风尚。今年,是极不平常的一年,庚子鼠初春,一场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病肺炎蔓延扩散,乌云密布,山河哀叹。川中斗城,也遭此灾难。全民抗疫,终于瘟疫散去,迎来美好的春天。

郪江欢歌,巍巍魁山,升起了一颗新星一一大英县。

通向天保的不远处,踏上蓬莱镇紫金村,大英县烈士陵园就坐落在山青水秀的伏龙山,墓区现有76坐烈士墓和陵园。图文并茂,珍藏实物,摆放于烈士陈列馆,见证着大英各个时期的烈士和英雄。

清明,正是到了春风最温柔的时节,有时候,雨凄凉,风亦凄凉。追思过去,沉思在眼前,看今朝,心情一片豁然,深感祖国的伟大。在烈士陵园里,逝者长逝,向往苍穹。一束束洁白的鲜花,鞠躬一叩拜,在心里冥想着英烈在生时的音容。高耸入云的大英烈士纪念碑,刻着大英各个时期238名英烈。每年清明节这天,无论晴空万里,还是细雨淅淅,全县党员、干部、职工、学生、军人、群众数千人,聚集在这里。向英烈宣誓: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把右手举起,向英雄致敬!内心默许,自觉接受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三大"基地教育。

缅怀英烈,弘扬烈士精神,就会迸发出蓬勃向上的社会主义建设力量。一坐坐低矮的坟墓,虽然是英烈灵魂安息之地。但是,英雄的灵魂,高大的身影,重现于不泯的烟火,在阳光的照耀下,在雨露的滋润下,像一棵棵苍劲的青松,永远守望着这块热土,激励着后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使爱国主义教育代代相传。

清明,这条踏青路,大英人民会一直坚持走下去……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蒋先平,男,生于1964年9月,1992年12月参加工作。大学文化,中共党员,现任大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科局级干部。自参加工作以来,热爱新闻和文学写作,先后在《人民日报》、《半月谈》、《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四川党的建设》、《四川工人日报》《遂宁日报等报刋台杂志发表新闻和文学作品1000余篇,其中获得中、省、市、县奖60多篇。著有《时代回声》、《追梦红土地》等3部。报告文学《唤醒土神》2017年3月,刋发在《中国报告文学》杂志2018年,由市文联组织的改革开放40年征文,荣获报告文学一等奖。

主编:涌子

编辑:刘德君 江湖儿女 王晓春

声明: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