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元宵节没有了往日的热闹,但却有着特殊的演绎。因为疫情的出现,医护人员奋战一线,卡口盘查风雨无阻,红色代办服务上门,普通市民宅在家中……短暂的分离是为了更好的团聚。全市人民用珍视情缘、守护家园、爱心支援诠释了团圆的别样含义。在这个上下一心、合力抗击疫情中度过的元宵佳节,凝聚着更多的家国情怀,显得更有滋味和意义。
红色代办员金小顺:我都忘了今天是元宵节!
27岁的金小顺是涟水县高沟镇高秀社区的网格员兼红色代办员。早晨七点,他便匆匆起身,顾不上吃早饭,赶到了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大润发卡口检查点。“现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来不得半点松懈。”金小顺说他已经两三天没有回家休息了,每天除了要对进出社区的人员进行登记和体温测量外,还要宣传疫情防疫知识,走访了解社区是否出现不适、发热人员,为社区14户从湖北返乡隔离观察人员提供基本的日常生活用品代办服务,常常是忙到夜里十二点。“这几天干脆就住在社区了。”
早上九点多,刚陪同医护人员为隔离观察人员测量体温回来,金小顺就在隔离观察户微信群里,收到了两户的需求信息:“一把芦笋、4条大刀鱼、一斤牛肉、一提卫生纸,一提抽纸……”稍作统计后,金小顺便前往大润发超市进行采购,第一时间将蔬菜和日用品送到了1.5公里外的隔离观察户手中。随后又马不停蹄地赶了回来。金小顺说,这已经成为他最近的工作常态了。
中午,他像往常一样吃了碗泡面,由于晚上要值班,晚饭也准备凑合了事。当记者问及他如何过元宵节时,金小顺一拍大腿:“要不是你说,我都忘了今天是元宵节!”金小顺说,这十多天来,他一直忙碌在一线,牢牢替社区居民守好疫情防控的关口,近在咫尺的家都没有回去几次。即使偶尔回家,也跟家人就餐错开时间,避免接触。“我们工作在一线,很可能接触到病毒,为了家人的健康,只能这样。”金小顺说,每天他都是晚上睡觉前才有时间通过微信给家人报个平安。
“今年元宵节估计是吃不上元宵了,但这也没什么,短暂的分离是为了更好的团圆,现在的苦是为了今后的甜,这样的元宵节过得更有意义!”金小顺说,面对疫情,理应冲在前头。他会坚持做好本职工作,一直坚持战斗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夺取胜利的那一天!
援助湖北医疗队护士洪利娟:这个节,在武汉抗“疫”前线过
“你要好好保护自己,等你回来的时候,我们再一起庆祝节日。”8日一早,赶在妻子开始一天忙碌的工作前,涟水县供电公司变电运检班驾驶员桂大伟和妻子微信视频了几分钟。
前排左一为洪利娟
桂大伟的妻子洪利娟是涟水县人民医院一名护士,是我市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的一员,眼下正奋战在武汉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抗“疫”一线,节日也照样是在工作中度过。
因为一线工作非常忙碌,洪利娟无暇接受记者采访,记者便联系上了桂大伟。“1月26日晚,老婆看到医院工作群里发出的选派医护人员报名参加淮安市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出征武汉的消息后,第一时间来问我意见。武汉形势严峻,需要全国帮助,我支持老婆去。”桂大伟跟洪利娟说:“放心去吧!家里有我在,自己要好好照顾自己。”
自从退伍回到家乡以后,桂大伟在驾驶员这个岗位上已经6年多了。作为变电运检班的一员,他记不清多少个夜晚是在值班中度过的,也记不清驾车在乡村小道上行驶了多少公里。无论什么时候接到工作电话,桂大伟都会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不耽误一次检查巡视。干一行爱一行,一直是他的工作信条。
自从妻子踏上援助湖北的征途以后,桂大伟无数次想拨打妻子的电话,但多数时候忍住了,微信上的信息也是隔两天才发一次嘱托安全的内容,他怕打扰妻子,更怕她看信息分心影响工作。“她和同伴们在一线的工作非常辛苦,每天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在隔离病房,只有吃饭的时候才脱下来,所以我尽量不打扰她。”
其实,当知道妻子被选中参加我市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的消息时,桂大伟为她感到自豪的同时,又很担心妻子的健康安全。但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他知道医护人员和军人有共同的担当: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是义不容辞的使命。
“不在一起过一次团圆节不算什么。老婆是响应号召去的武汉,现在又在一线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我很骄傲。我在家做好本职工作、照顾好女儿,就是对她最大的支持!”桂大伟说。
防疫卡口执勤人员吴向兵:活得充实,心里踏实!
打开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吴向兵的朋友圈,记者看到了3张元宵节当天他在工作一线拍摄的图片和一段他自己写的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大事记”,文字简短朴实,吴向兵为这个特殊的元宵节工作总结了8个字——“活得充实,心里踏实!”
吴向兵告诉记者,除夕起,大队就安排人员在G25高速淮安南出口、淮安高铁东站、汽车总站等地设点排查,对来往车辆进行引导、分流,协助卫健委工作人员进行信息登记工作,实行24小时逢车必查、逢人必测体温,将淮安城安全护卫在身后。“正常情况下,大家都是轮流去吃饭,吃完后迅速返回岗位,其他人再接着去吃,这样就不会漏掉一辆车了,一天下来我们检查车辆在2000—3000辆左右。”
说起吃饭的事情,吴向兵十分感动。“有的设卡地点偏远,大队就安排附近的饭店送餐,但是饭店停业说送不了,吃饭就成了一个难题。”记者在吴向兵写的“大事记”中看到,1月29日,在G25高速淮安南出口下午班值勤的同事晚上7点半仍未吃饭。“春节期间,大队原则上安排领导同志担负主要值班任务,但还是有很多年轻同志主动要求值班。后来,为了方便,大家干脆就吃泡面,忙的时候,泡面也来不及吃,饿着肚子在寒风中执勤。”
距离是把尺,民心是杆秤。吴向兵说,元宵节当天,G25高速淮安南出口的卡点陆续接到了市民自发送来的爱心“礼物”,同样的一幕近期在我市很多交通卡点都有发生。有的卡点收到了口罩、手套,有的卡点则收到了外卖小哥送来的饮品,快递单上还写着“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致敬抗疫一线人员”等祝福的字样,看到这些爱心“礼物”,每一位交通人心里都是暖暖的。
面对即将到来的返程高峰,吴向兵表示,除了将继续做好高速卡口的人员检测工作外,还将做好重点部位的巡逻工作和国道省道的交通保畅工作。以最紧最实的工作,确保人民群众“心里踏实”。
市民小阳:元宵团圆,期待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市民小阳,年前带着两娃回金湖老家过年,本想着年初三就回来的,没想到一直到现在都没走得了,这倒是正好让全家过了个团圆的元宵节。
小阳表示,结婚后回娘家次数不多,孩子大了要上学,陪伴父母的时间就更少了。每年元宵节时,孩子已经开学并正常上课了,所以这么多年,她从来没有在老家过过一个元宵节,今年这场疫情“成全”了家庭团圆的心愿。
虽然只是待在家里普通的一天,但,这个日子还是很特殊的。本来今天应该全家一起搓元宵,但是考虑到家中囤的许多蔬菜还没吃完,连搓元宵必备的糯米面也没有,全家决定,搓不了元宵就包饺子吧,还能多做几种馅儿。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疫情让我们过了一个足不出户的春节假期,虽然不能像以前的元宵节一样去参加一些传统的习俗活动,但全家人足不出户也可以度过这个美好的传统佳节。小阳表示:“疫情没有结束,我们就要响应国家号召!期待疫情早去,期待明年元宵节祥和欢乐。”
融媒体记者 陆彦平 杨丹丹 张红 李蓉
通讯员 成伟 王强 丰其生
来源:淮安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