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刘涛、张翰、吴磊、林心如、马天宇等组成MC阵容的《亲爱的客栈》迎来了最新一期,本期节目剧情的发展可谓是胶着至极,管家们各自迎来了开张后的首位客人,而刘涛也根据各方面的综合表现评出第一个失去“终极合伙人”竞争资格的管家,局面进入白热化阶段。
一方面众人相互之间的竞争虽然十分激烈,但为了完成当初定下的创收指标,嘉宾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互相帮助,在订餐、照顾客人等环节照顾彼此,共同面对困难,向观众们展示出了竞争中求合作的时代精神。
各位管家为了能够更多的创收可以说是绞尽了脑汁,阚清子甚至连陪同客人介绍周边游玩项目这样的分内职责都采取收费制,确实有点“走火入魔”了,幸好被刘涛撞见及时制止,方才没有酿成大错。
其他管家们的创收项目就显比较中规中矩一些,可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最大的一点便是收费太过昂贵。
比如在黄河岸边的烛光晚餐,单单一位就收费600元,这还是在不算酒水的情况下。设想一下,晚间的黄河岸边,冷风萧瑟,虫儿翩翩,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吃一顿晚餐,收费600元/人,如果不是明星效应,在节目结束后,这样的创收项目真的能够继续维持下去吗?答案显而易见。
平心而论,嘉宾们那股努力向上,全身心投入创收工作的状态值得肯定和支持,但是脱离实际生活,设计出一个超出自身服务应有价值的项目,确实有舍本逐末的嫌疑。
就连身为的老板刘涛听到张翰报出这个价格时,都大吃一惊,表示相对于顾客的高额消费,客栈不仅无法提供相对等的服务价值,还将给客人留下客栈“高消费”的坏印象,得不偿失。
笔者十分认同《亲爱的客栈》“三朝元老”刘涛的观点,如果只是简单地提高各个服务项目的收费,面对嘉宾们的热情服务,慕名而来的各位客人自然不忍心拒绝,会抱着“反正仅此一次”的心态产生消费冲动,呈现给各位观众的便是一副“自然和谐”的画面。
然而,这毕竟是在做节目,当这场真人秀落下帷幕时,那留给后人一个经营完善的客栈民宿的初衷又该如何实现?后来者还会为600元/位的烛光晚餐买单吗?恐怕真的难以为继。
所以,刘涛对这样一个价格的质疑是有道理的,以她所处的位置和参加节目的初衷,自然是以建立一个完善可持续的客栈体系为主要目标,围绕这个目标去不断努力,虽然这样看上去会比前两季要更加严厉。
总而言之,要论道理,想必嘉宾们都懂,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毕竟自第三季推出竞争制度以来,众人的压力与日俱增,疲于应对眼下的各种情况,难免会有不足之处,也属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