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叠角落里的如歌岁月,不仅有沙滩,更是滋养出一位法学教授

2019-10-11   玉环旅游

不久前,玉环高铭暄老先生获得国家颁发“人民教育家”荣誉称号。

高铭暄,浙江玉环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荣誉一级教授,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国际刑法学协会名誉副主席暨中国分会名誉主席。

他是唯一自始至终参与新中国刑法典创制的学者,刑法典的修订,部分刑事立法解释、刑事司法解释的出台,都包含着他的睿智、心血以及追求法治的梦想。

他在三尺讲台上至今已耕耘66载,为我国刑法学科的创建和发展倾注了毕生心血,为我国的刑事法治领域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他还在书斋中笔耕不辍,许多著作成为我国刑法学研究的典范。

高老先生就出生在玉环的美丽渔都——鲜叠

鲜叠,也叫鲜迭。地处东海之滨,台州最南端,隶属玉环市大麦屿街道,一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渔村。小镇不大,方圆也就两三公里而已,由于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小镇没有寒冬,盛夏也不酷热。抬头远望,村后的小山顶上,几架银光闪闪的“大风扇”不急不缓地转动着,临近海边,风力资源充沛,利用风能发电,这是现代科技在古老渔村的时代印记。

秋天,丰收的季节。天空湛蓝如碧,阳光正好,风正醺。随着出海远洋的渔船缓缓驶回海湾,除去丰饶的新鲜鱼获。这时,正有一群“海底总动员”,组团到了岸上要享受着金秋的日光浴。玉环旅游君也不甘心整日坐在办公室写稿,决定和同事们一起出门寻找玉环的秋天~

我们从玉环市区出发,往大麦屿方向经过环岛南路,一路到底直达鲜叠,全程大约40分钟。

先跟着我们欣赏一下沿途大龙湾的美景吧~

梦想着有一天,远离城市喧嚣,和三五两好友一起自驾游,在人烟稀少的公路上,随停随走,蔚蓝大海的美丽传说,浪漫的旅途,总让人心驰神往。

你也会路过美丽的好望角驿站

顺着路标一侧的小山峰登顶后,还能站在灯塔上瞭望远方。

再往前几公里,我们看到了被称为网红民宿的“水一方”,与海为邻,诗和远方触手可及。

难怪有那么多慕名而来的游人一睹风采。轻轻推开窗,眼前就是星辰和大海。隔海眺望,鲜叠渔都的轮廓就在不远处。

再往前开几分钟,就到了我们这次的目的地鲜叠渔都

渔都里大多是老房子,这也正是村子里的特色。用米糊、石头、瓦片砌的房子十分坚固。

经历常年的风吹日晒,大多户人家的墙头泛起肉眼可见的深色斑驳,像大树的年轮刻满了数不清的如歌岁月。

走在村子蜿蜒曲折的青石板铺就的村道中,寻找零星分散在各处的古建筑影子,呼吸间皆是大山特有的清香。这里游客不多,来来回回见到最多的怕都是在村中骑龙庙旁的古树下晒着太阳聊着天的老人。

刚步入村镇的时候,感觉和别的村落没有什么大的不同,只是街道更干净些,各式的宣传标语更新颖些,老太太坐在门口的青石上纳凉,摇着蒲扇,见到我们这一行人走来,总是很热情地指路,还好奇地打量着我们。

而真正站在了那些透着历史沧桑感的旧式民居前,蓦地感受到了它传递的温馨与梦幻。

色彩斑斓、形状各异的鹅卵石,像一颗颗宝石一般,密密匝匝地镶嵌进墙里;遒劲的刻字,镂空的花型,让宅院显得如此地卓尔不群;小径蓦地一个转弯,就隐身于深处了。

忽然想到《牡丹亭》里的句子:“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就这样,它让时光岁月停留下来,我们可以望着它,它也可以时时望着我们。

我觉得最舒爽的消遣方式,就是来到碧海银沙之间,吹吹海风、踏踏浪沙。鲜叠有一片美丽的沙滩,海阔天空,渔舟点帆,夕阳西下时,晚霞拂照,盛是清宁。

游玩累了,就想去买点小零食解馋,村里的小卖部每走几步就有一家,几个不大的货架,零食种类也不全,这样朴素的小卖部现在在城区里很少见,不少有关儿时记忆的小零食在这里应有尽有。

岁月久了,曾经的鲜艳的色彩变成了斑驳的模糊的一片,曾经精美的图案慢慢缺失成了残片甚至有的只能依稀看得见线条的轮廓,但是墙上依稀写着的“鲜迭信用社”、“为人民服务”等仿佛还在和我们诉说着以前的繁华。

大海度过漫长的岁月,是渔民最幸福的事之一,他们靠海吃海,也靠海玩海。他们每一次出海都像是与大海无声地交谈,那感觉是幸福的。更惬意的是每一次在霞光中归航,享受着“渔”悦生活!

位置: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鲜叠村

路线:推荐自驾,建议开环岛公路过,可以一路欣赏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