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绿色火车餐厅穿梭于稻田,一座特色农舍映入眼帘,一片向日葵长势喜人,一群群鸭子"嘎嘎"欢叫,一道道阡陌纵横交错……一个中年男子站在黄梅县大河镇永安水库下,看着眼前的田园风光,他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他就是"袁夫稻田"的主人、武汉大学1998级校友——袁勇刚。
袁勇刚,湖北袁夫米业有限公司、永安农业合作社总经理。1998年考入武汉大学医学院,毕业后赴深圳打拼,历任惠氏中国销售代表、GSK中国销售代表、Stryker的南中国区总监等职务。2017年回乡创业,建立湖北永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以传统农业的古法种植、特色餐饮、健康民宿、休闲养殖、生态观光、全民共享为特色的综合性农田。
外企高管回乡创业
袁勇刚生长于黄梅县大河镇永安村,他从武汉大学医学专业毕业后,入职一家世界500强中国总部。从普通职员到外企高管,他一路打拼,事业成功、家庭美满。"追名逐利永无止境,就想趁着年轻,干点有意义的事。"在深思熟虑之后,2017年,袁勇刚辞去高管工作,回到了永安村。
对家乡的创业环境、创业项目初步了解后,经过一番考察,袁勇刚决定在黄梅县三大水库之一的永安水库(考田水库)脚下,投资种植有机大米。"流转土地种有机稻,生产放心、可口的有机大米。"袁勇刚坦言,这是自己当农民的"初心"。
夏末秋初的时候,袁夫稻田里,一群群鸭子嬉戏其中。"3000只散养麻鸭是用来除草除虫的。"袁勇刚说,"有机种植,就意味着不能用化肥、农药、除草剂,我们这里用的都是有机饼肥,借鉴的是'鸭稻共生'模式。"高投入带来高回报,袁夫稻田有机大米每公斤最高可卖到47.8元,价格是普通大米的数倍。
经历生死攸关考验
为了让大米口感好,袁勇刚不惜成本,让大米从一年两熟改为一年一熟。且种植过程中,基本上都是人工操作,尽管这样会付出更多的辛苦。
2017年9月,稻谷即将成熟,稻飞虱来势凶猛。技术员劝他打药,不然可能颗粒无收。袁勇刚顶住压力不施药,在田间做隔断处理,阻止稻飞虱繁殖。最终,奇迹出现,虫害得以控制,稻田恢复生机。袁勇刚凭着自己勤奋钻研以及到处找农业科研技术人员分析原因,终于得出结论:叶绿素是稻飞虱繁殖的重要因素,因为袁夫农田用的是有机肥,肥力不如化肥,水稻叶子中的叶绿素比周边施用化肥的水稻少,稻飞虱得不到充足的食物,便陆续离开了……
"袁夫稻田"经受住了生死攸关的考验。
袁夫稻田摇身一变成"网红"
种植有机大米,建火车餐厅、火车书院、稻香花海、稻田迷宫、稻田瑜珈、向日葵基地、养生菜地、稻田鸭……袁勇刚开始编织他的田园综合体的梦想。
2017年4月,袁勇刚在家乡大河镇成立了湖北省永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安永(湖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湖北袁夫米业有限公司、安永农业合作社等四家机构;
2017年年底,袁勇刚先后在武汉、广州等大城市建立专门销售门店,在各大网络销售平台建立销售专区,专门营销有机大米。他在广州市租赁场地,建成有机大米展示场馆,不断扩大市场影响力;
2017年11月份,通过微信营销,"袁夫稻田"基地盛开的向日葵引来了六万余游客;
2018年4月,火车餐厅正式开始营业,短短的几天内,也吸引游客一万多人;
2018年5月,通过与教育机构合作,一批批学生来到"袁夫稻田"游学,前来实践的孩子们称赞"这里的米饭太好吃了,不要菜都能吃上两大碗!"
一时间,去"袁夫稻田"看向日葵、吃有机饭、赏稻田瑜伽、观紫云英花海、看火车餐厅已成为黄梅人的潮流和谈论的热点。
不忘初心,让情怀落地是袁夫稻田的初衷。远离城市的喧扰,保留一片回归田园、享受自然、净化心灵之地。现如今袁勇刚把袁夫稻田发展成为了一个大型的生态体验中心,游客们不仅是袁夫稻田的见证者,同时也是参与者。随着袁夫稻田的名气越来越大,生态农业的发展也将越来越好。
关注"武汉大学招生办公室"头条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本文素材来自黄冈政府网、黄梅广播电视台公众号、黄梅新动能公众号
图片来源于黄冈政府网、黄梅广播电视台公众号、黄梅新动能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