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下午,黑龙江科技大学某学生跳楼自杀,目前生死未明。一位男同学4舍跳楼自杀,送医院后离世,还有一个人上吊自杀,计算机院一大四学长,在学校周围的观江国际小区坠落,从12月5日到12月7日,三天两人逝去,严苛的管理下必有反噬,逝者已去,生者坚强。
作为一个大四狗,其实有点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跳楼的。 考研准备了两年了,大四开学前学院开就业动员大会,直接说,不管考研还是考公务员必须找工作。考研人在这个学校是真的卑微,导员一直明里暗里暗示,你们考不起的,赶紧就业算了。现在离研究生考试只有19天,学院安排了一堆实训,必须完成,完不成直接重修。整个考研复习进度直接被拖下来。
学院老师一直动员就业,但是私下还一直添堵。对于就业协议的事情一窍不通,去找老师办事老师装傻,不懂装懂。刚接到公司电话,按老师要求整的三方不行,要重新整寄过去。 压力本来就大,学校还一直添堵。出了事情只会整一些大会搞形式主义。 从心理上讲,有点理解跳楼的那个人。
其实挺理解后面那位因为考研跳楼的。每天一上课,老师们就说:别考了,多少年你都考不上的…上个周末发生的事情绝对不是偶然,肯定不可能是因为某个事情就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只能说发生在他们的某个事情成了他们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但是学校对事后的处理对外上简直让我瞠目结舌,对外采取冷处理亦或是封杀消息,对内采取封口亦或是采取关心自己室友这种假大空的形式主义的屁话来预防未来可能发生的类似的事情。或者是整那些钉钉打卡,我去一趟小区买东西都得跟你打报告!
上边是各个网页的评论进行的整合,笔者也是黑龙江科技大学的以及 毕业,笔者不认为学校像网友所说的这样。
我看前面有一个回答里面有用皮带上吊的,这个事情有年头了,想不到还有人记得。
我哥当面也是这个学校的,他就住在那个寝室隔壁,当时死者室友回寝室,看灯和门都还开着,也没当回事,在床上打游戏(上铺),打完想下来的时候,发现室友屌死在角落里了,寝室里只有他一个人,给他吓完了。
平常那个小楼梯是靠墙的,他室友拉出来了一点,形成了一个死角,把皮带连在两个床中间,然后……据听说!他们寝室没有保研,因为该事件没有造成社会影响,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16年有一个跳江的,原因是什么不记得了
最近几年呢,有一个追求“大自在”跳楼的
有一个为情所困跳楼的,这个人就比较惨了,半夜喝酒,想不开了,去找主楼一个厕所,顺窗户跳下去了,最后挂在铁网上,一直到早上有人发现人还没死,救护车来了,刚开过桥,人就不行了
其实黑科技很少听说有人是因为学习跳楼,毕业真的很容易,其实都是老师们假装恶人,搞得好像很困难,自己还有很多不足。我是转专业学生,两个专业都学得还行,不得不说,有的老师能遇到真的是三生有幸,具体我也不好说是谁,有想点名的,评论区见。
绝大多数的老师都很有耐心,他们可能教得没有那么好,但是他们都是竭尽全力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
我既然说了绝大多数,就肯定有啥也不是的老师,好在目前为止,我只遇到过两个,上课呢,讲一半发现这个方法做不出来,后半节课是学生在给他讲课,其他人都在玩手机,这老师考试啥的还事事的,让我们打印报告,由于各种原因吧,
我忙了一天刚躺床上被他叫去送报告,本来这个东西是小组另一个人搞,他不在学校,我也没办法,跑着去打印给他送去,他说“哎呀,送这么晚,还给我交个黑白的,这么舍不得钱给我交张彩色的?”。我当时一脸震惊,这话是从一个老师嘴里出来的,我都绝了
你们可以说我是来洗的,但我就确实不明白现在一切都未下定论为什么都要骂学校?你们从哪里来的消息知道学生自杀是因为学校腐败、遭遇不公待遇?
说环境差的可能是因为你只考上了一个大学,去别的学校看看大环境,想想你交的那么点学费,你值吗? 说学校不支持考研的我反正没感觉,认识的考研党老师们都非常关心学习情况,
都说确实很有一种全世界都在为考研人让路的感觉,但你自己不能觉得我要考研你们都他妈别来烦我竟然查考研人的寝室我都已经那么辛苦了哪有时间心情老子考不上都赖你,别打着考研的幌子逃避你该负的责任,考研你就可以不叠被子乱丢垃圾吃完饭不收餐具了,
那你回家考啊你看看你妈会不会这么惯着你。 还有说学生会腐败全看关系奖项不公正的,我虽然没亲眼见过,我们院都是看成绩公开透明,但我想如果是真的你去举报啊,证据确凿的话一报一个准,你在这骂有啥用啊?
我不否认学校存在问题,但是每个高校都会有这种悲剧发生,在事实还没有查清楚之前在这种问题下面发泄自己对学校的不满,不太合适吧,希望学校能给出一个具体的通知,学生想要的只有真相。
大学生自杀的问题其实不只是黑龙江科技大学,全国大学也有,国外也有,是全世界的问题,美国著名的心理学杂志《职业心理学:研究与实践》刊登的一篇文章指出,在四年制大学中,有6% 的在读本科生和4%的在读研究生表示,他们在过去的一年里“真的考虑过要自杀”,而且,他们中有一半的人从未把自己的这种想法告诉过任何人。据统计,美国大学平均每年约有1100名本科生自杀。
自从1950年以来,美国15—24岁的青少年自杀率扩大了3倍,这一数据还在继续攀升,从2009年的6.3%上升到了现在的7.8%。每六人就有一人认真考虑过自杀,每12人中就有一人有过轻生企图。1950年,自杀还只是排名第五位的死亡原因,到了现在已经上升到第二位,仅次于交通事故。
所以关于大学生自杀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类问题,而不是中国的局部问题,也不应当随便就归因为中国体制,假装好象是中国独有,这只会使得矛盾扩大化,而我们越是不能正视这个问题,越是带着审判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越是会导致每一个人都把责任向外推,反而没有人愿意反省和承担自己的责任。
从美国青少年自杀率来看,中国青少年自杀的现状并不算严重,但是说实话,一定会越来越严重,这里面有社会的问题,也有家庭教育的问题,更有年轻人自己盲目追求完美幻觉的问题,但这些都是表象,根本的问题其实是人类心灵的功利化,也就是功利主义盛行的问题。
很多家长没有教过孩子怎么活。因为很多家长自己就活得很糟糕。学生面临的压力方方面面,可假如家庭和父母能给予充足的安全感,足以将那些推着他纵身一跃的痛苦给打消。有的学生为每一次失利的考试惴惴不安,他的家长看着成绩或叹息或责骂,问他“你这样以后该怎么办?”
可是孩子以后该怎么办,这不是家长应该思考的问题吗?学生看着网上996、内卷之类的话题,想着,到底考得要有多好才能做到所谓的出人头地?他拿着这个问题去问爸妈,希望多活几十年的父母能给自己指明一个值得努力的方向。
但他们的回答只是,“这不是你该想的问题,你好好学习就完了。”每一句“你好好学习就行,其他的不用操心”,潜台词都是,“这个问题我也没有答案”、“你的烦恼我也解决不了”。很多的父母活了半辈子,或许在人情世故上有自己的体会,但知识储备和眼界格局,未必比自己十几岁的孩子高出多少。
按照常理,格局大、能力强的父母,不会在分数这一件事上对孩子紧咬不放,因为他们明白,学习能力确实很重要,但创新能力、思考能力、执行能力、社交能力,同样都必不可少。
他们更清楚,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比拥有一纸漂亮的分数更重要。这时代很好,好到只要你按部就班、脚踏实地,即便不会大富大贵,但总有一瓦栖身、一日三餐。孩子或许学习不好,但天下有几个全废之材?慢慢挖掘,总有其擅长的地方。
这一点听来像是钞能力,其实不是的。格局这个东西确实和社会地位有很大的关系,但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普通人里,同样有格局宏大之辈;肉食者中,也会有鼠目寸光之徒。但不能否认,越是疲于生计的普通人,囿于信息太窄、阅历不足,对待世界的认知和理解,必然就越有限。
可同样的,越是这样的人,越盼望孩子能将自己从辛苦劳作中解放出来,甚至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我不否定这种想法,人生这场接力赛,从任何一代开始都不算晚。但我很不认可有部分家长,在三十而立之年,却有五十而知天命的想法,以为此生成就止于当下,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家长都放缓了脚步,孩子接棒的位置又能有多靠前?这种“失败者的想法”,怎么培养出成功的孩子?寒门翻身素来艰难,固然有社会分配的客观问题,但主观上,是家长太执着于自己从父母那里接受到的教育,以及他们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却没想过,正是这些东西让自己没能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就,它们又怎么助力孩子出人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