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能力既属于管理学的范畴也属于教育学范畴。在质量管理领域以及教育领域,质量管理理念强调质量和效率,而教育理念强调如何定位教育。结合质量管理理念和教育理念来定义科研能力结构,将科研能力主要分为科研规划能力、资料分析能力、科研实践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等板块构成。本人结合自身所在的专业,对工科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升路径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在课程设置上增设科研方法训练的内容。当前,很多高校工科院系硕士研究生课程的设置还只是限于传统的理论课程,没有专门针对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开设专门的课程。对科研方法的掌握是提升科研能力的必要途径。教给研究生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意识和智慧,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点。在工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上,增设科研方法系列课程,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科研方法系列课程的开设,形式多样,不拘泥于传统的课程形式,可以通过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学校科研管理的老师、期刊编辑、图书馆馆员等各领域专业人士开设各种专题讲座,内容可以包含文献综述写作、研究设计、课题申报书的撰写、科学研究方法介绍、中英文专业文献检索等。新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往往可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课程的同时,研究生通过查阅文献,独立选题,进行科研设计,尝试撰写各种面向研究生的课题申报书等系列科研方法课程的学习,为今后有效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二、加强对学生学位论文写作的指导。论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学生科研能力的高低。论文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研究生训练和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是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搜集和处理资料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的综合体现。通过指导学生进行论文写作,可以培养研究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所以学校要特别重视和加强对研究生论文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完成工作。
在初步确定选题的基础上,导师应首先从文献资料的搜集、文献的阅读、文献的管理、利用等方面培养学生基本的科研能力;在掌握充足文献的基础上,进而指导学生进行论文框架的设计,论文的章节之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联系,应当在正式写作之前,对章节布局进行大体设置,使之结构合理,以防止盲目写作、偏离主题的现象发生;工科硕士研究生的实验验能力是科研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导师应在实验的设计、综合处理与操作等方面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教会学生独立开展实验并正确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研实践活动。鼓励研究生参加学术研讨会。研究生在校期间,如果能参加一次全省性、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并提交会议论文,对于研究生而言将是一次很好地锻炼。参加学术研讨会是开阔研究生学术视野,了解学科发展前沿,掌握最新专业知识的捷径,导师应力所能及地为学生提供参加各类学术研讨会的机会。
鼓励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日益成为高校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中的一项主导性活动,能发掘大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科研创新意识。导师应起到应有的指导性作用,带领研究生积极参加挑战杯项目,以提升其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行动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申报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为了鼓励研究生学术创新,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很多高校都划拨了专项经费成立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接受在校全日制二年级研究生和一年级研究生的申报。研究生通过学校创新基金项目的资助,可以大大提高科研创新的热情,并借助这一平台取得科研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