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诗宋词的世界里,让我们浪漫地听雨

2020-04-14     唐诗宋词古诗词

雨是天空的眼泪,雨是自然的精灵。


从小,我就喜欢雨,我对雨有一种天生的莫名的深情。只要下雨,很多时候,我都是无比欢悦的,欣喜的。


我最喜欢那悄悄飘落、绵密温柔的春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


杜甫眼中的春雨最通人性,因为它知道应该在什么时候来临;而陆游笔下的春雨不但清新,还带着一种淡淡的粉色:


小楼一夜听春雨,

明朝深巷卖杏花。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一生布衣、性情恬淡的孟浩然,非常善写田园山水诗,春雨在他的眼中,自然具有别样的景致与脉脉温情: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每每读着这首诗,让人觉得春天是那样美好,春雨是那样温馨。


每每读着这首诗,我多想和孟夫子一样,在一个个温暖的春雨之夜,无忧无虑、无挂无碍地睡去。


就那样安然地睡去,只睡到天色已明,耳边全是清亮的鸟啼之声;纵然春花已落,春光渐逝,我却能顺应自然,不悲不喜。



与春雨的细腻多情相比,夏天的雨多是豪放急骤的: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游人脚底一声雷,

满座顽云拨不开。

——苏轼《有美堂暴雨》


有时,夏天的雨也没有那种雷霆万钧的气势,只是来得比较突然罢了: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在夏日的酷热之中,一场好雨之后,天地自是一番清丽之景: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王维《山中》


凉风来殿角,赤日下天西。

——戴叔伦《宿灵岩寺》



不同的季节,雨富有不同的韵味,而最惹人伤感、牵人愁绪的,则是那连绵凄冷的秋雨。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这是元人徐再思笔下的秋雨,雨滴声声,落在梧叶上,打在芭蕉上,更敲在羁旅天涯、深夜不眠的游子心上。


这个游子,不只是诗人,还有很多很多平常之人,只不过诗人比一般的人,更善于咀嚼相思,更擅长表达离愁。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一场场秋雨,让人伤感,亦让人惆怅,但是在寂寥的秋雨之夜,依然有人内心安适,在雨声中睡得很香。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白居易《秋雨夜眠》



同样是雨,在我们人生的各个阶段听起来,因为心境的不同,感受也会很不一样。


《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生活在南宋末年的蒋捷,一生仕途坎坷,并且历经兵荒马乱与颠沛流离。


他从少年时听雨,一直听到萧索的暮年,他的胸中已是千山万壑,却再也波澜不起,而是欲说还休,默然沉静。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愈来愈欣赏,王维的空灵通透和宠辱不惊,也更喜欢他笔下那种安宁静穆、不染尘埃的秋雨: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听,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又下起来了。那是天空的眼泪,那是自然的精灵。


如果没有雨,干涸的不只是大地,还有人的灵魂。


雨,是天地写给人类的抒情诗。


从此,我愿在唐诗宋词的世界里,沐浴着每一场缠绵的雨,静静地享受这无比丰盛的生命。


作者:张风莉,笔名雨枫,中学语文教师,甘肃省白银市作协会员。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DcXfHEBfwtFQPkdcr8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