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熊 巜十万图册》

2019-10-04     净心如莲

任熊(1823-1857)字渭长,一字湘浦,号不舍,浙江萧山人,清道光至咸丰年间海派绘画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艺术师法陈洪绶而别开生面,与之并驾齐驱晚清画坛,他与其弟任薰、其子任预、其徒任颐合称“海上四任”,又与朱熊、张熊合称“沪上三熊”。

任熊工山水、花卉、翎毛、虫鱼、走兽,尤擅人物,十分全面,无一不精,其艺术意境雄浑,泽古深厚,脱去凡近,颇具宋人神韵。周闲《任处士传》中记载评者以为任熊的绘画“变化神妙,不名一法,古人所能,无不能,亦无不工。其布局运笔,惨淡经营,不期与古人合,而间古人所不能到。设色精采,复能胜于古人。”任熊不但深得古代优秀传统绘画之三昧,而且休养全面、饱游沃看,他“能吟诗填词”,“诸子百家,咸皆涉猎”,“能驰马,能关弓霹雳射,能为贯跤诸戏,能刻划金石,能断桐为琴、铸铁为箫笛,皆分利合度,能自制琴曲,春秋佳日,以之娱悦”,“游佳山水,必造其险奥,一树一石有奇致,亦必流连其间,日:‘此天生画本也’”。因此,任熊能够超越晚清其他文人画家戛戛独造。

《十万图册》是任熊晚年创作的10幅山水精品,也是其传世名作之一。全画共十开,泥金笺本,青绿设色,因题目均以“万”字起首而得名,画前有周闲题“参倪两王”四字,画后有周闲、黄鞠和竹溪居士跋各一段。十开均有任熊篆书图名“万笏朝天”、“万横香雪”、“万竿烟雨”、“万壑争流”、“万丈空流”、“万点青莲”、“万卷诗楼”、“万林秋色”、“万松叠翠”、“万峰飞雪”,下钤“任熊印信”白文印。从周闲跋文可知,元代倪瓒曾为陶宗仪画过《十万图册》,清代王翚曾摹一册,周闲得王翚摹本并随身携带于行箧中。任熊偶见,遂复作此本赠孙礼斋,但此本画法与王翚摹本有天壤之别,因此只是借用图名的重新创作。

该图册多取材于苏州太湖一带的山水而内容又有所扩大,如“万笏朝天”、“万横香雪” 即以苏州天平山和香雪海为素材,“万点青莲”描绘的应是杭州西湖的景色,而“万丈空流”、“万竿烟雨”则是想象中的海岛和潇湘奇景。总之,画家是以“十”、“万”来概括天下美景与赏心乐事。作品笔法细腻,构思精微,意境深邃,并富有装饰趣味,于写实中充满浪漫情调。尤其是作者充分运用金笺纸的底色作用,使青绿设色逾显得绚丽多彩,浓艳华贵而不失雅逸的艺术效果。

第一开“万笏朝天”

第一开“万笏朝天”,画壁立千仞的群山,山峰陡峭,层层叠叠,直上直下。画家先以松动的笔墨勾勒皴擦点染山石的层次,然后以石青、石绿自上而下多次晕染,远山用石青、石绿和淡墨直接画出,山石间点缀小片杂树,或浅或深。苏州“吴中第一山”天平山其山峰直立,峻峭嶙峋,当地的和尚将之比作文武百官朝见皇帝时所持之笏,故称作“万笏朝天”。

第二开“万横香雪”

第二开“万横香雪”,画苏州香雪海,画中一片高低不平的坡地,近处以水墨为主,远处以青绿为主,层层描绘,中间一条小溪蜿蜒流过,前景有一座小桥。溪水两旁及山坡上,一片雪白,仿佛大雪纷纷,其实是梅花凌寒开放,舒展冷艳的姿色,倾吐清雅的馨香,令人怡情陶醉。画家以白粉作白点撒落在画面上,时疏时密,给人繁花似锦、香气扑鼻的感觉。

第三开“万竿烟雨”

第三开“万竿烟雨”,画自右向左峻峭山崖石壁下一片茂密的竹林,氤氲缥缈的云雾弥漫在竹林间,形成一片波涛翻滚的“云海”。远景的山崖石壁和近景的山石以青绿法画出,流水以白描法勾勒,密密匝匝的竹林及波涛汹涌的云海皆自左向右倾斜,双勾,然后以石青石绿晕染。云海的双勾画法仿佛群山,山即海,海即山,山海不分,可谓“迁想妙得”。

第四开“万壑争流”

第四开“万壑争流”,画南方山林间淙淙溪水。春暖雪融之际,一股股溪水形成瀑布,呈现勃勃生机。山石简洁洗炼,以水墨分染层次,极具形式感。溪水瀑布以流畅的墨线勾勒,然后稍加分染,疏密有致,仿佛能够听见流水的声音。画面上部以双勾法画小丛杂树,点染石青石绿,东晋顾恺之从会稽山回来,被问及山川之美时,答曰:“千岩竞秀,万壑争流”。

第五开“万丈空流”

第五开“万丈空流”,画江南太湖一带的湖光山色。画面左侧有青绿巨石突兀耸立,其间杂树姿态俯仰,右下角亦有青绿巨石与之呼应。巨石之间的湖水以墨线画出层波叠浪,波浪轻轻拍打岸边,激起簇簇水花。远处留出大片空白,水天一色,波澜不惊,烟波浩渺,无边无际。如果说“万壑争流”画的是小溪之动、之满,“万丈空流”画的则是大湖之静、之空。

任熊 巜十万图册》

第六开“万点青莲”

第六开“万点青莲”,画盛夏荷塘。唐李商隐诗云:“隔树澌澌雨,通池点点荷”。又宋杨万里诗云:“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绿色的荷叶,白色的荷花,层层叠叠。荷塘中右侧一块太湖巨石以水墨勾勒分染,更衬托出荷塘的无限生机。荷叶荷花呈S形向远处绵延,水面不勾不染,全部留白,意在突出荷花与荷叶。一派江南景色,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第七开“万卷诗楼”

第七开“万卷诗楼”,画几高大的株梧桐、杂树,枝繁叶茂,树荫下露出一座楼阁的屋顶,透过开启的门窗,可以看到室内排列着整齐的书架,架上放满了书。梧桐、杂树的树干和树枝为水墨,树叶或为双勾或为点叶,皆罩染浓重的石绿。古代有许多藏书家,称自己的书斋为“万卷楼” ,形容主人书籍收藏之丰富。以“万卷楼”命名的书斋,由宋至清有数十家。

第八开“万林秋色”

第八开“万林秋色”画中一片疏篱秋色,画中分为上、中、下三层高大的水杉、池杉树梢已变成了黄褐色,再过一段时间,将满树换成黄色;一人高的卫茅已满树红色。

第九开“万松叠翠”

第十开 万峰飞雪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26.3 X 20.5 CM X 10开。绢本 设色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CxolG0BMH2_cNUgOSW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