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大喇叭让党的好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0-06-19   中国张掖网

原标题:山丹:大喇叭让党的好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

近年来,山丹县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村入户为首要政治任务,充分利用原有的农村广播电视网,全面实施村村响“大喇叭”广播工程,以鲜活、接地气的方式将党的好声音传到千家万户。

打造政策宣传“无死角”

“每当广播响起,我都会特别留意地去听听,里面有党中央的声音,有一些民生政策,还有我们身边的好人好事,我挺喜欢听的。”李桥乡下寨村60岁的村民肖滋文说,这样的广播内容,村民都爱听,尤其对他们这些上了年纪、智能手机玩不转,眼睛还不好使的老年人,有了大喇叭,在散步、做家务或在田间劳作时,都可以听到广播,及时了解各项时事新闻、政府动态及惠民政策,感觉特别方便。

该县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教育群众,有力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全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分时段转播中央和省广播电台时政新闻和农业农村节目,精心编辑法律法规、惠农政策、农业科技、健康知识、招工信息等,用最接地气的方式传播党中央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弥补了微信、微博、APP等移动平台无法覆盖到农村中老年人的不足,使舆论宣传工作在农村地区真正做到了全覆盖、无死角,使广大群众潜移默化地知晓国家的方针政策,让党的最新理论政策与基层群众实现了“零距离”接触。

唱响脱贫攻坚“最强音”

“每年的合作医疗一开始交,大喇叭就开始通知了,不用担心错过时间,真真是方便。”“从村里大喇叭得知,现在有慢性病的扶贫政策,我到镇上的中心卫生院就直接办理了慢性病卡,看病方便多了。”“每天坐在院子里就能听到县上的新闻,有啥好政策,明明白白的。”“现在有啥新的、好的政策大喇叭都会播报,边干活边听,啥都不影响。”说起大喇叭的作用,岸头村村民七嘴八舌的说起来。

据了解,该县将乡村大喇叭作为了传播山丹脱贫攻坚工作动态的窗口,县委县政府关于对脱贫攻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最新工作安排和挂牌作战工作动态,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的最新文件精神和上级部门的决策部署,各行业和相关部门关于脱贫攻坚的有关公告通知。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农业种植养殖方面的最新注意事项和管护知识,县卫健系统关于健康扶贫、合作医疗的最新缴纳报销政策通知,县教育部门关于教育扶贫的最新奖补办法等等,各行业各部门的关于农村工作的所有信息都通过乡村大喇叭及时传到了山丹县各个村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该县充分利用村村响广播平台的独特宣传覆盖优势,成功清除了农村中老年人对疫情防控信息接收的盲区,将防疫工作进展和疫情防治方法传递到了每家每户。

筑牢播放管理“安全网”

“我们的村村通大喇叭每天分三个时段播出,早上6:55播出至8:30结束,中午11:58播出至13:00结束,下午17:55播出至21:00结束,覆盖全县各行政村和移民搬迁点,时间一到,都会准时响起。”该县大喇叭技术员宋积功说,各行政村的大喇叭有任何问题,他们都会及时处理,第一时间确保大喇叭运行正常。

该县坚持党管媒体不动摇,制定了广播室管理制度、值班人员岗位责任制、检修测试制度、安全制度、服务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了节目制作、运行维护等工作职责,确保“设施有人管、节目有人播、服务有人做”。县融媒体中心与乡镇、村签订了设备使用维护管理协议,相继配套出台了《山丹县广播安全播出管理制度》《山丹县乡镇广播设备维护管理办法》,并与乡镇村核实设备清单,对每套设备的编码和负责人进行详细登记,建立电子档案,完善了村村响广播的管理、使用、维护和保障机制,保障农村广播长期响、优质响、安全响。严格按照上级部门的技术方案把好质量关,对各村负责人面对面、手把手培训指导,保证每个村有一位比较熟练掌握广播播放、保养、维护的人员。对参与广播维护技术的人员和机房播出人员分别进行了多层次的培训,确保工作人员能熟练操作广播播出控制系统。(石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