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3月16日召开的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我省疫情防控有关工作,日前,省委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通知,明确若干防控措施。
通知要求,对所有入境来鲁人员,除入院治疗和接受医学观察外,一律百分百实行集中隔离。特殊原因不宜集中隔离的,需经市级领导小组(指挥部)批准后,与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一起釆取隔离措施。中转的入境来鲁人员除确诊病例、核酸检测阳性、疑似病例和有发热等症状患者就地隔离治疗外,其他人员一律乘飞机抵鲁。所有入境来鲁人员在抵达隔离点当天和隔离期满前一天,由抵达地卫生健康部门负责进行1次核酸检测。入境人员核酸检测阳性的,按规定进行诊断治疗和医学观察,并将相关信息进行网络直报。
通知明确,对不明原因发热、或无发热症状但呼吸道症状明显等病人,进行实验室检测、影像学检查和隔离观察,及时发现报告病例。一旦发生疑似疫情,迅速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病例救治、密切接触者排查和重点人群管理、疫点消毒等工作。
通知明确,全力抓好现有境外输入病人的医疗救治工作,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强化确诊患者出院后管理工作,进一步明确患者出院后的居家观察、生活保障等事项。
通知要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通过电话、手机APP、微信公众号、预约挂号平台等形式,全面推开门诊完全预约制。对于急危重症患者,按照相关制度和诊疗规范给予及时有效救治;对于门诊慢性病患者,视病情将其处方用量延长至12周;对于肾功能衰竭、肿瘤患者以及其他需要维持定期治疗的重症患者,提供不间断的医疗服务;对于孕产妇、儿童、新生儿等重点人群,严格执行相关诊疗规范和转诊流程,保障母婴安全;发挥罕见病协作网成员单位作用,保障罕见病及时救治。
通知要求,开展隔离点等涉疫场所安全隐患排查,全面查找安全管理隐患并限期整改,特别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隔离点,立即停止使用,更换符合标准的场所。
通知明确,严格执行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有关待遇政策,按照国发明电[2020]10号精神确定一线医务人员名单,不得扩大泛化也不得缩小一线医务人员范围,对领导干部从严把握。严格履行登记、审核、报批程序,及时公示公开,及时将临时性工作补助、卫生防疫津贴等津贴补贴发放到位。对有章不循、巧立名目、截留侵占、虚报冒领违规发放、挤占挪用的,以及随意缩小范围,导致一线医务人员应发未发,损害一线医务人员切身利益的应依纪依法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做好援鄂人员返鲁休整管理服务、相关政策兑现等工作。
对近期湖北入鲁返鲁人员,通知要求,组织社区(村)和单位对在湖北的人员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和报备登记,以县(市、区)为单位设立湖北人员集中点,在火车站、汽车站、机场等交通场站设立湖北人员专门通道。对于入鲁返鲁人员数量较多、目的地相对集中的,可由当地政府或单位组织,通过包机、专列等方式,安排“点对点”运送一站直达。
通知要求,做好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家属心理危机干预,开展线上心理咨询援助和危机干预,组建心理咨询服务团队,开通24小时心理危机干预热线。依托“健康山东服务号”开设线上心理咨询服务,为特定人群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服务。
日前,省委新冠肺炎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山东省健康通行码应用工作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健康通行码的办理途径、申领流程、规范应用、加强管理等有关事项作出规定。
《规定》要求,统一健康通行码办理途径,出行人须选择应用“健康山东服务号”微信公众号,或爱山东APP,或支付宝“电子健康通行卡”等渠道申领健康通行码。出行人申领健康通行码仅需填写姓名、证件类型、证件号码、手机号码、国籍(地区)、居住地址、14天内接触史(包括境外、武汉旅居史等)7项基本信息,并做出承诺后,即可领取健康通行码。
对于老年人、儿童、中小学生等不便使用健康通行码的,《规定》明确,可在健康通行码“为家人代办”模块绑定家人健康通行码,代为出示或打印纸质健康码出行,有效期14天,与电子健康通行码具有同等效力。
《规定》要求,出行人申领健康通行码并获得绿码后,无需每日上报体温,由省健康通行码系统与国家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全省防疫数据库等进行实时比对核验,无异常者可保持绿码状态。出行人如发现健康通行码变为黄码或红码,请立即报告当地疫情防控小组,并自我隔离。
《规定》要求,省内持有健康通行码绿码的居民和各类服务人员亮码通行,不再进行场所码扫码和人工扫码核验。任何机构、任何人不得以疫情防控为由阻碍进入,不得采集个人其他健康信息。工作人员发现黄码或红码的,应立即报告当地疫情防控部门。低风险省份来鲁人员须通过“来鲁申报”模块转码为山东省健康通行码,持绿码一律通行。各地不得设置通行附加条件,不采取集中或居家隔离措施。非低风险省份来鲁人员仍按原规定执行。出省人员按当地政策执行。自境外入鲁(返鲁)人员隔离期满后,经检测合格的通过“来鲁申报”模块申领健康通行码,经大数据比对自动赋码。
《规定》明确,对于不按照以上规定执行的,可直接拨打当地12345热线举报。被多次举报的地方和单位将追究责任。
守护森林·守护家园 系列公益广告
来源丨大众日报客户端、山东发布
责编丨魏琳 审核丨杨诗星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1VzLnEBnkjnB-0zvu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