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旨在分享一些生活中大家遇到的情感问题,欢迎朋友们把自己的一些生活上的事情分享出来,开心的事情带给每个人快乐,把一份快乐变为一百份一千份,难过的事情我们一起去解决,共同去面对!
当两个人结为夫妻以后,有一项必须进行的仪式,那就是将对方爸妈,从叔叔阿姨改口为爸妈,只有改了口以后,才在名义上成为了一家人,也意味着接纳了对方,成为自己的亲人。对媳妇来说,从叫阿姨到叫妈,是意味着一种依赖,对婆婆来说,儿媳叫自己妈,则意味着她真的成了自己儿子的媳妇。但是改口只是一种仪式,规矩也是因人而异的,当儿媳因为自己的经历,而对改口有些异样的感觉时,就应该大方地告诉自己婆婆,防止产生什么误会。
01
欣欣是一个家庭结构比较复杂的女生,在她小的时候,亲妈就把她抛弃了,自己离家出走,到了外地,自己开始了自己新的生活,再没有和原来家庭的人联系过。欣欣在上初中之前,一直都跟着自己奶奶生活,后来父亲又重新找了一个后妈,那个后妈还给欣欣生了一个弟弟。从那以后,欣欣在家里的地位,更是一落千丈,当她和弟弟产生什么矛盾的时候,不管是爸爸后妈还是奶奶,每个人都说自己的不是,说是因为自己不够让着他,才会产生矛盾的。
除此以外,当爸爸不在家的时候,那个女人总是偷偷欺负欣欣,让她做家务洗碗,有一点不顺心的事情,就对欣欣又打又骂,欣欣本身是不想叫这个女人妈妈的,但是爸爸和奶奶,都逼着欣欣叫她妈妈,欣欣拗不过他们,只能管这个女人叫了妈妈,但是因为心里很抵触,所以从此以后,她对妈妈这个词,都变得特别抵触,不愿意随便提及。
02
后来欣欣认识了小彬,小彬的家庭是很幸福的,所以对欣欣的经历特别心疼,想要通过自己的体贴和关心,让欣欣走出以前的那种阴影。欣欣也确实感受到了小彬的阳光,和他在一起的时候,忘记了自己的伤痛,只是觉得很快乐。
两个人在一起快要两年的时候,小彬就带着欣欣回了家,小彬的母亲对欣欣也很心疼,每次欣欣去家里,都会做一桌子她喜欢吃的菜,还督促小彬对她好。欣欣在小彬母亲的身上,才感受到了自己,一直都很憧憬的母爱,然而欣欣嘴上叫的一直都是阿姨,小彬的母亲也没有当一回事,只是以为还没有结婚,所以欣欣才这么见外。
03
让小彬母亲没有想到的是,在小彬和欣欣已经领了证,并且举行了婚礼以后,欣欣叫她还是原来的阿姨,小彬母亲对这个称呼不是很满意,因为听起来就很生疏。于是就问欣欣:媳妇,我已经给过你改口费了,2万也不算少吧,你和小彬也是两口子了,为什么还叫我阿姨,不叫我妈呢?以前不叫,我觉得情有可原,你现在还是不叫,我就有点搞不懂了。
欣欣一脸为难,只能说:阿姨,抱歉,你让我叫你妈妈,我是真的说不出来,我亲妈抛弃了我,我后妈又对我不好,所以在我心里,我对于妈妈这个称呼,特别有抵触,连带着觉得,这个称呼也是一种不好的称呼了,您别纠结这个问题,您放心,我是真的把您当成一家人来看待的,我还是像以前那样叫您阿姨,可不可以?等到以后,我和小彬有了孩子以后,我就和孩子一样,叫您奶奶,我知道您心里会不得劲,但是相信我,我虽然嘴上不叫您妈妈,但是我真的在心里,把您当成了我最亲的长辈去看待的。
小彬母亲听了以后,觉得还是自己太心急了,没有尊重欣欣的意愿,所以就放弃了自己的坚持,让欣欣想叫什么就叫什么就可以了。欣欣也很感谢小彬的母亲,能够退这样的一步,一家人依旧过上了和谐幸福的生活。
[结语]
有的时候,称呼只是两个字而已,不过是形式上的不同,不用对此太过在意,但是有的时候,称呼也能够成为一个人的心里阴影,因为没有经历过,就不能做出不尊重别人的事情,所以小彬的母亲选择了退一步,给欣欣自由的空间,以及保留自己的隐私,欣欣明白小彬母亲对自己的呵护,为了自己而放弃了对改口的执着,所以在未来的生活中,就算没有改口,欣欣也会用对待母亲的方式,去对待婆婆。
在实际生活中,仅仅依靠耳朵,听别人说,是没有用的,只有实际行动,才是看待别人的标准,改口不改口,并没有那么重要,只要相互尊重,相互谅解,没有改口又能够怎样呢?不还是一家人吗?不还是要生活在一起吗?不改口照样能够亲如母女,所以对于改口这种事情,不用太过于拘泥。
每个人来到世界上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有顺心的,有糟心的,但是我们一定努力用自己最好的状态和心态去面对!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结束,明天同一时间继续我们下一次的相聚。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可以点击一下关注,下一期节目继续欢迎大家一起探讨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