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十二时辰”4小时狂卖14万

2019-08-04   央视经济信息联播

繁华的上海,在人们的印象中早已是一座“不夜城”,根据阿里巴巴最新出的夜经济报告,上海的夜间消费也的确领跑全国。为了进一步提升城市活力,上海最近也是出台方案深度掘金夜经济。

餐饮 文创集市人气高

上海一家大型购物中心里,室内台湾小吃夜市近日正式对市民开放,开业的第一晚,就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4个半小时里卖出了14万元的营业额。

上海爱琴海购物中心台湾夜市运营总监李林仁介绍,基本上摊商都是来自于台湾,有一些特殊的原料也从台湾过来,周六日每个摊位平均大概有8000到9000元收入,今天周一每个摊位也应该有到3700-3800元收入。



购物中心的运营方表示,台湾小吃夜市在这里开放后,购物中心的客流量显著提升,夜市开始的首个周末,客流就相比上个周末增长了41%。

消费者:在门口看到这里有台湾夜市,就赶紧拉我老公一起过来了。消费者:肯定会再过来的,我们从浦东赶过来的,蛮惊喜的,上海很少能够看到这种地方。

158坊德国啤酒店店主自豪道,我们的顾客都是来自世界各地,上海和中国其他地方的,热爱德国啤酒的人。

消费者称,这里有很好的啤酒,很好的气氛,周末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到这里来。




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的政策出台后,上海的文化小店和文创集市,也成为深度挖掘夜间经济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尝试,这类集市的密度还在不断增加。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刘敏介绍,比如说我们在上海杨浦大学路,有一些集市,特别是琳琅满目的一些小商品,深受市民的欢迎,非常热闹。

20-23点赚钱良机到 配套跟得上

上海培育夜经济的效果也是很明显的,现在 晚上的8点-11点已经成为平台商家营业额新的增长点,而且像停车、充电这样的配套服务也正在跟上来。

这张客流分布图向我们展示了夜间八点到十一点,上海各个区域夜间的客流情况,红色较深的部分表明,重点商圈在这段时间仍然热度不减。而从消费品类来看,相较于4月,6月份文娱团建类夜间消费增长达到250%,增速明显的包括轰趴馆、密室、小吃快餐等。

大众点评网总经理贾云介绍,在这几个月,数据逐步地飙升的过程当中,我举一个例子,仅快餐的这种小吃快餐,我们有将近30%到50%的增幅。




为了丰富夜间经济,上海许多的文旅项目也推出了延时服务,例如开放夜间博物馆、 “24 小时影院”、“深夜书房”和“夜间动物园”。主管部门也采取措施落实配套保障。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刘敏介绍,我们夜间有的餐饮店和酒吧,他们要做跨门经营。我们的城市监管部门不断在研究这些制度的创新,允许一些企业在我们规划的一些范围内,能够推出室外摆位跨门经营。

对于许多餐饮店来说,夏季外摆位的营业额甚至超过总营业额的一半。上海浦东的一家巧克力小酒馆在提供外摆位后,营业额就提升了接近 16%。除了便利商户的外摆位,消费者在热点商圈的停车和充电问题,也亟待解决。




上海市闵行区经济委员会主任林艺介绍,我们今年将要新增2万多个停车位,同时还有500个停车的共享的位置,另外还有适应现在的新能源汽车,有500个新增的共享充电桩。

在上海闵行区的热门商圈老外街和阿拉城,新增的充电桩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便利,也吸引了一部分居民前来消费。

消费者称,在这边没有充电桩的时候,我几乎没有来过,现在因为充电的等待时间也比较长,所以可以去周边的商家看一下,偶尔消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