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养殖中的亚硝酸盐,还可以这样解决

2019-07-06   肥水专家


亚硝酸盐

水产养殖中污染发生时,水体中铵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大量产生,尤其是高浓度的亚硝酸盐不仅直接危害养殖动物。

同时由于它的长期蓄积中毒作用,导致鱼、虾等抗病力降低,易招致各种病原菌的侵袭。

故被视为是鱼、虾的致病根源,使养殖户蒙受了严重损失,极大的限制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安全浓度

水域环境中较低浓度的亚硝酸盐也会能使水生动物中毒,当水中的亚硝态氮浓度达到 0.1 毫克/升时,鱼虾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数量就逐渐减少。

血液载氧能力逐渐丧失,造成鱼虾慢性中毒,此时鱼虾摄食率降低,鳃组织出现病变,呼吸困难,骚动不安。

当水中的亚硝酸盐浓度达到 0.5 毫克/升 时,鱼虾某些新陈代谢功能失常,体力衰退,此时鱼虾很容易患病,继而出现大面积暴发性疾病死亡。

我国淡水渔业用水标准规定,养殖水体中的亚硝态氮应控制在0.2毫克/升以下,河蟹、对虾育苗水体中的亚硝态氮应控制在 0.1毫克/升 以下。

过高措施——增氧

充分增氧,保持水体溶氧在4mg/L以上

加大增氧力度(延长增氧机开机时间或根据池塘情况采用增氧效率高增氧设备,如纳米管池底增氧)或全池泼洒化学增氧剂。

以促进亚硝酸盐向(硝酸盐,对养殖生物几乎无毒,还可作为氮肥被藻类吸收利用)的转化。

过高措施——吸附剂

通过吸附作用,将亚硝酸盐吸附在其微小结构中,此方法成本低、作用时间短,但用量大。

如采用沸石粉,用量达50~100公斤/亩,此方法仅作为亚硝酸盐升高时的应急处理。

过高措施——换水

及时排换水,尤其是底层水和污水

加强改底,如采用强氧化性的过硫酸氢钾钠复合盐类产品,将池底有机污物氧化分解掉。

过高措施——微生物制剂

定期轮番泼洒,不局限于某一种菌的使用,利用活菌制剂加快NO2-分解、转化。

硝化细菌虽然具有降解亚硝酸盐的功效,但在亚硝酸盐偏高时,泼洒硝化细菌的作用并不理想。

二是硝化细菌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过程需耗氧,但又不能与增氧剂同用(否则硝化菌会被杀死),易受条件限制。三是生存竞争力弱,常常竞争不过其它细菌。

过高措施——补菌肥

亚硝酸盐偏高的养殖水体,氮元素一般不缺乏,可以通过增施磷肥,以促进浮游藻类繁殖,依靠藻类对氮的吸收来降低亚硝酸盐含量。

而水色偏浓水体,藻类对氮的利用已趋饱和,应考虑投加活菌制剂,每两到三天投加一次,一方面迅速降解水中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等无机氮;

另一方面通过“营养竞争”来抑制藻类过度繁殖,预防藻类老化。

水质稳定后,定期(每7~10天)向池塘中添加活菌(芽孢杆菌、脱氮菌、放线菌等),配合有机碳源,可快速促进养殖水体生物絮凝团的形成,达到“菌藻平衡”,稳定水质的目的。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水产养殖肥水,详情点击“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