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颗粒饲料喂养吞食性鱼类比如鲤鱼、草鱼、鳊鱼、白鲳、鲫鱼等,
因投食量大,排泄物及残食增多。蛋白质经分解生成的含氮物质随之增多。
过多的氮元素在鱼池中,常有60%以总铵形式存在,相当部分以非离子态氨存在。
饲养者注意
非离子氨具有较强的毒性,稍有不慎,池鱼就会发生氨氮中毒。
轻则影响正常生长,重则经济严重受损。
为此饲养者应当掌握池鱼氨氮中毒有关知识,以保生产安全。
现特将如何识别池鱼氨氮中毒分述如下:
中毒特点——时间
氨氮中毒,没有季节,没有昼夜,没有天气好坏之分。
但多见于成鱼池:高产池、密养池及能灌不能排的鱼池。
中毒特点——症状
氨氮中毒鱼群浮头明显。呼吸急促,乱游乱窜。
时而浮起,时而下沉。时而跳跃挣扎。
游动迟缓,麻痹乏力。体暗、鳃乌、口腔发紫,粘液增多。
最后活力丧失,慢慢沉入水底而死亡。
中毒特点——鱼类
氨氮中毒轻者多见先死底层鱼类,尤其是鲤鱼。
耐氨氮力强的鲫鱼及泥鳅常可幸存。
如池鱼混养鳙、鲢、鲤、草鱼时,先大批中毒死亡的是鲤和鲢。
草鱼及鳙鱼绝不会同批中毒。
中毒特点——增氧
氨氮中毒,开启增氧机,池鱼则四散回避,不敢靠近。
撒泼增氧剂,浮游鱼群仍然毫无反应,症状如故。
中毒特点——先兆
中毒抢救——方法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