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悟人生”批评的善意

2019-12-09     洛阳百姓生活

  

文/曹会智

  有朋友告诉我:“你发现我哪点做的不好,尽管批评我。”我苦笑了一下。一个人活着,越学习越知道自己的不足,见过的高人越多越知道自己的差距大,所以,我感觉自己一身的毛病,怎敢轻易去批评别人? 我之能做,只能是更多的自律,笨鸟先飞,弱鸟先飞,用更多的勤奋,努力做好自己。

  别人对我的批评,有些我听了,明白了,闻过则喜,改了,心存感激,但有些批评,因为我的愚钝,难以领悟,不知如何修正自己的言行,很可能辜负了人家的好意。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所以说,一个人的自我批评可以常有,但批评别人其实很难。

  何为批评?批评有两种含义:一是基于美学意义的解释,指通过运用理论方法对作品进行梳理(试探性评判与论证式评判),如文艺批评;二是基于狭义的生活习语,专指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如批评他对顾客的傲慢态度。

  批评的本意绝对不是去打击一个人,否定一个人。如果用“你不行!”“你是笨蛋!”、“你是懦夫!”等言语去批评别人,非但起不到帮助的作用,很可能令人心寒,自暴自弃。当然,激将法例外。

  批评也不是个人情绪的随意宣泄,不是无休止的抱怨,不是横加指责。如果用“我说了多少次了,你就是屡教不改,你不可救药!”,“你吃到苦头了吧?我早就说过,你不听我的话,活该你倒霉!”等言语去批评别人,是评判者带着愤怒的指责和幸灾乐祸般的嘲讽,只能让人感觉这是在自己的伤口上撒盐,拿刀在已经滴血的心上再刺一下,更加痛苦,怎么会感受到爱的温暖?

  真正的批评,一定是发自心底的善意,是浅显易懂的道理,是具体明晰的指点,就事论事,既有原则,也可操作,能让人茅塞顿开,幡然醒悟,让人吸取教训,知道自己今后该怎么正确做人做事,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

  贴标签之类的批评是否定,谩骂式的批评是责备。恶语相向的批评是语言暴力,非但不能彰显善意,还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而高深莫测的批评,则更像是一种语言的玩弄,缺乏帮助别人的真诚和温度。

  千古知音最难觅,严师诤友常铭记。醍醐灌顶充满爱,批评背后是善意。批评的善意因为真诚,所以可以春风化雨,可以温暖人心,可以赢得尊重,可以赢得感激。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mmY8m4BMH2_cNUglPs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