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我们准备好的推送,被小马丁意外去世的消息替换,也是应该的。
可以说,在国安工体之战距离冠军越来越远的时候,小马丁的去世,让国安俱乐部暂时避免了来自各界的舆论压力,算得上是“救了”国安一次。
可这也是最后一次。
小马丁确实不是国安历史上最好的外援,但他确实代表了一个时代,现在想想,很怀念那个时代的国安和中国足球。
那个年代的中国足球,反赌扫黑已经开始,足坛变得异常干净。没有超级外援,没有天价国脚,没有国家集训队,没有为国养士……那个年代的中国足坛,虽然不如现在那么热闹,但显得还很纯粹。
那个时候的国安队里,还有很多北京孩子。有陶伟、徐云龙、杨璞,也有杜文辉、杨昊、祝一帆。那个时候的国安队里,还有青葱的闫相闯、黄博文和张稀哲。当然,后来这些人慢慢的发生了变化,有的离开,有的还在,有的回来,有的再也回不来
在小马丁刚来国安的时候,他还算得上是中超赛场上数得着的外援,洪都拉斯国脚的身份,还参加了世界杯,这在当时的中超赛场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世界杯之后,小马丁回到了国安,为了世界杯,他失去了和国安一起捧起冠军奖杯的机会,等到他回到国安的时候,中超联赛已经开始发生变化。
小马丁在国安踢得最出色的一年是2011年,那可以被称为是国安技战术打法前进的元年。破天荒的,国安请来了帕切科,他成为了在中国足坛第一个成功的西欧教练。帕切科彻底让国安的打法进入了世界的潮流,也让中国足坛认识到了欧洲足球技战术理念的先进。
帕切科的433,至今仍旧为球迷所津津乐道。小马丁在球队中担任边锋,他时常和左脚的王晓龙换位,两个人在边路与中间的大格相呼应,国安踢出了中国足坛前无古人的足球风格。
那个时候的小马丁,争议最大的一点在于,他总能跑出机会,但也总能浪费机会,技术并不细腻的他,有着独特的门前嗅觉和冲击力,但却在临门一脚时暴露自己的短板。有些人说,小马丁糙,也有些人说,小马丁跑出了多少个机会。
的确,小马丁能把门前的好机会浪费,但是很多不是机会的机会,他却能够打进。
不过这不妨碍小马丁成为京城球迷的宠儿,很多人怀念的是他那一年的倒钩破门,其实他更经典的进球是同恒大的比赛中角球力压高他10公分的孙祥头槌破门。
在那一年,广州恒大拥有克莱奥和穆里奇,这样的外援组合在如今不算什么,但当年却是巨无霸般的存在。可是国安在同恒大的两场比赛中,都没有输球,客场2比2,主场1比1,主场的唯一进球就是小马丁力拔山兮的头球打进的。
相比穆里奇,小马丁的水平确实不够高,但小马丁踢过世界杯,并且拥有一个他一直喜欢和一直喜欢他的球队,这不就足够了么。
恒大带来的超级外援的升级,让小马丁的离开成为了必然,小马丁离开国安后,国安就再也没有找到一个像当年那样顺手的锋线组合,也再没有打过433。
昨天晚上的比赛,热内西奥为国安排出了433的阵型,在小马丁曾经驰骋的右边锋位置,是另一位黑人巴坎布,西甲神锋如今的境况并不好,他浪费的机会太多,无论是有难度的还是没有难度的。尽管巴坎布在西甲进球如麻,尽管小马丁在西甲只是个过客,但在国安这里,小马丁表现出来的特点和效率,却并不比巴坎布逊色。
小马丁离开国安,带走了国安的433体系,也带走了国安和中超一个干净纯真的时代。人生轮回,当国安再次以433出战的时候,小马丁永远的离开了喜爱他的国安球迷。这或许真的是冥冥中的天意。
15号球衣,在前一天成为了球迷口诛笔伐的对象,而第二天又被悬挂在工体的雕像前,以示哀悼。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小马丁不是最好的国安15号,但是他对得起国安的15号球衣。
退役后的马丁多次回到北京,踢业余足球,搞青训,他没有离开足球,没有离开北京。为的是对这座城市的敬仰和回报。
金元时代的中超,有很多大牌外援,但他们离开中国后,很少再回来,以一个民众的身份参与到当地的足球运动中。无论他们拿着什么国籍,他们都高高在上,鄙视着卑微的中国足球。而只有那个年代,小马丁、马季奇这些外援,才让人感觉到一丝对中国足球的敬畏和关心。
从昨天到今天,北京的一场秋雨,突然间让整座城市变得清凉。工体雕塑前15号球衣不知道是被雨水 还是泪水打湿。我们的球队失去了今年冠军的争夺,我们的球队失去了爱他和他爱的小马丁,更痛心的是,小马丁带走了一个其乐融融的纯真年代。明天,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中国足球必将回归到小马丁来中国踢球之前,那样的肮脏。
或许,这就是小马丁离开的理由。他爱这支球队,爱这座城市,他可以不要冠军,但他想要堂堂正正的踢一次世界杯,而非投机苟且。
若如此,毋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