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安主场告负,本赛季冠军归属的天平已经倾向到了恒大一方,尽管国安上下,包括主教练热内西奥在内还认为只要打好剩下的8场比赛,球队仍然有获得第一的可能,但相信大部分球迷已经不再抱有奢望。毕竟广州恒大已经拿下了13连胜,有着两个多胜场的优势,在接下来相对轻松的赛程中,恒大连续输球的概率比较小,国安想依靠恒大自己犯错,重新拿回第一实在很难,时隔10年后重新夺冠的希望真得很渺茫了。
赛后,部分北京本地媒体在对比赛进行总结时,也承认了球队目前与恒大存在的差距,新帅对球队不了解、排兵布阵中存在问题、临场换人让人看不懂、球员整体实力有差距,都是国安本场输球的原因。可有些京媒却似乎并不认可输球是实力原因,又在从恒大引援等方面找理由,似乎是为球队的输球开脱。其中一个焦点便是埃尔克森的回归,他们表示这种引进埃尔克森的方式国安办不到。
这是在北京电视台的《足球100分》栏目中出现的话题,主持人魏翊东、知名足球记者袁野、和前国安球员王长庆在一起点评这场比赛以及随后的形势。嘉宾也认为国安夺冠的希望已经基本没有了,而这场球的上半场国安发挥得很不错,不过由于丢了第2个球,球员的心态发生了变化,所以都觉得扳不回来了。至于热内西奥安排刘欢出场也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明显看出新帅对于球队的了解。
不过随后他们提到,国安和恒大永远是有差距的,比如是在埃尔克森的问题上,认为国安永远也无法向恒大看齐,这种引援的方式国安根本做不到。很明显这种说法是带有情绪的。所谓的“这种方式”应该就是指从直接竞争对手身上挖人,而且还是在联赛中期,这不仅让恒大实力得以加强,又削弱了上港队的战斗力。如果埃尔克森还在上港的话,可能不至于由于胡尔克受伤直接导致成绩下滑,他们所指的无法与恒大看齐,就是指从直接竞争对手挖走主力。
这种说法不能说完全错误,在联赛中期从直接竞争对手中挖走主力前锋确实少见,但也并非没有。作为吃瓜群众,我们看不到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但当年埃尔克森也是恒大支援给上港的,而埃尔克森在上港也并没有拿出最好的表现,他的回归有情可原。不过京媒的说法却有些过于偏颇,因为恒大在埃神回归前就已经开始连胜,卡纳瓦罗利用保利尼奥带领一群小将打出了不俗的成绩,其中有一点比国安做得要好得多,那就是球员轮换,可以说施密特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用一套阵容打天下,才导致球队成绩断崖式下滑。
虽然埃尔克森回归后,恒大实力确实进一步增强,但即使埃尔克森没有回来,塔利斯卡可能早就已经复出,而他的实力并不一定比埃尔克森差。其实国安不应该将目光盯在一些无谓的方面,更应正视全方位的差距。先说引援方面,恒大多年来一直领先于中超各球队,除了J马外,其他外援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从孔卡、穆里奇再到保利尼奥、高拉特、埃尔克森、塔利斯卡,甚至于引进的两个韩国中卫金英权、朴志洙都堪称引援典范,可能有人说恒大引援肯花钱,可当年埃尔克森加盟只有570万元,塔利斯卡也只是1920万欧元,不得不佩服恒大引援的眼光。
其次是球队管理问题,国安上半赛季表现出的状态十分出色,但当时就已经反映出他们攻坚能力不强的毛病,可在二次转会期,球队却坚信自己的阵容不打算引援,这明显是没有针对自己的短板进行补强。没想到施密特的固执还把球队拖垮,比埃拉又意外受伤,这才导致球队战绩出现波动。其实只要对阵容进行适当补强,国安并非没有机会,可国安选择在最不合适的时机解雇了主教练,最需要补充的锋线没能引进球员,人满为患的中场却多了一个费尔南多,这不能不说是国安俱乐部管理方面出现的失误。
其实北京国安与恒大的差距还有很多,在国安没有打出来的韦世豪,到了恒大却如鱼得水;杨立瑜、高准翼、严鼎皓、韦世豪等人已经能够独挑大梁,可国安的年轻球员还缺少上场的时间;卡纳瓦罗带队出线波动时,恒大给予足够的信任并根据球队需要进行人员调整,签回保利尼奥、埃尔克森都起到了很大作用,反观国安引进的球员并不适合球队风格,球队出现波动时还正好处于引援期,但迟迟没有动作,最后还将带领球队拿下10连胜的主帅解雇。种种方面都证明国安在管理方面确实需要向恒大学习,让自己变得更加职业才有能力与恒大竞争冠军,“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向对手学习成功经验并不是丢人的事,反倒是一个明智之举,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