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雷倢
国庆期间,吃火锅、看熊猫成了很多游客到成都旅游的标配动作。位于成华区的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也成了外地游客观看熊猫的不二之选,超高的人气也带来了相对较难的治安管理。成华区公安分局专门在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设立了熊猫基地警务室,由民警宋健和杨勇负责,两位民警和蔼呆萌的形象与熊猫的气质很契合,便有人将他们昵称为熊猫警务室的“哼哈二将”。
老搭档再上新战场
“他们俩是同一年出生的,年龄加起来有100多岁了,以前都在双桥子派出所工作,是老搭档,有默契,所以他俩一到我们所,就安排他俩在一起工作。”白莲池派出所所长孙科说。
但是,两人都没有景区治安管理工作经验。派出所领导一句“对于景区治安管理工作我们一起摸着石头过河。”打消了二人顾虑。宋健和杨勇分头行动,宋健对群众的报警记录和熊猫基地留言簿进行梳理;杨勇从熊猫基地技防物防人防措施入手,查找治安防范薄弱环节。
两人又一起对梳理查找的治安防范薄弱环节进行分析。与熊猫基地沟通,对园区道路、景观点位等人员密集部位,增加技防设施,在节假日人流量大的情况下,增加保安力量,加强现场秩序维护和安全疏导工作。今年以来,熊猫基地扒窃案大幅下降。
“2016年的最高日游客量只有几千人,今年春节期间的最高日游客高峰已经突破了10万人,暴增的游客量给我们安保工作带来了巨大的考验。”宋健如是说。
为了让游客“高兴来、平安归”,每逢节假日,宋健和杨勇每天早上6点就到熊猫基地警务室。虽然熊猫基地要7:30才开放,但是很多游客早早就到熊猫基地大门口排起了长队。
在这蔚为壮观的“人海”中,宋健和杨勇紧密协作,一人配合交警做好外围机动车分流规划,一人配合熊猫基地工作人员启动“蛇形排队通道”引导疏散人流。为避免发生踩踏事故,在入园高峰期,宋健和杨勇要站在熊猫基地大门口广场的高台上,观察增援警力分隔拥挤人群的情况,及时向熊猫基地警务室现场指挥部报告情况。
当熊猫基地门口人流压力稍微减少后,宋健和杨勇就要分头带着辅警进入熊猫基地开展巡逻,看到路边观光游览车站台人群聚集较多,他们要上前提醒游客“不要心急,排好队”。
从零学习新技能
“同事们都说我俩越活越年青了,越活越新潮了。”杨勇说。
宋健嘿嘿一笑:“那当然,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才能解决游客遇到的各种难题嘛。”
在工作中,宋健和杨勇也会遇上棘手的事情。有一次,一群游客到熊猫基地警务室投诉,说趴在树上的熊猫长时间不动,他们怀疑是熊猫玩偶固定在树上。为了安抚游客的激动情绪,宋健和杨勇请来了熊猫基地的讲解员,讲解员指出这群游客的参观时间刚好是大熊猫午休的时间,又对大熊猫的作息规律、休息状态进行了详细讲解,消除了游客心中的疑虑。这件事让宋健和杨勇认识到:干好熊猫基地警务室这份工作,还要对大熊猫充分了解,这样才有助于快速解决游客的疑惑,避免出现类似的误会。他俩狠补起了与大熊猫有关的知识,把熊猫博物馆的“熊猫20问”知识点全背了下来。
今年国庆节前夕,宋健收到倪女士从宁夏寄来的一面锦旗。从宁夏来的倪女士到熊猫基地旅游,将手机遗失在了乘坐的滴滴车上。接到倪女士的求助后,宋健立即通过滴滴平台联系上了倪女士乘坐的滴滴车司机,迅速找回了倪女士的手机,让倪女士的旅游行程得以顺利完成。
一天,熊猫基地工作人员给杨勇带来一名85岁的老婆婆,老婆婆无法准确说出家人的联系方式。杨勇请来熊猫基地女工作人员帮忙,在老婆婆衣服口袋里找到了一张揉皱了的纸条,上面写着一个模糊的座机号码,其中有两个数字已经无法辨认,杨勇就从0到9按顺序逐一拨号,终于联系上了老婆婆的家人。
杨勇说:“我们也爱旅游,出门在外,就怕人生地不熟,用心去帮助远道而来的游客,他们安全满意,就是我们工作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