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招生将开始,读专科就没有未来?高职高专如何逆袭成才?

2019-08-04   一只小学弱

全国第二批本科招生接近尾声,第三批招生即将开始。

与前面的两个批次招生不同的是,这一个批次招生是高职高专,也就是高考分数较低的考生群体。


根据前几年招生情况来看,很多考生和家长对第三个批次的招生很不看好,有的既没有计划读专科,也没有复读高三的想法,基本就是辍学和找地方打工了。

冷丝倒认为,读专科也是有前途的,前提条件是,你愿意成才!

《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2018年版)显示,2017届本科生、高职高专的就业率分别为91.6%和92.1%,也就是说,高职高专生就业率首次超本科生。

所以,高职高专学生完全没有必要为将来的就业发愁,高就业率是高职高专的一大特色。

我们常说本科高校有985和211,高职高专也有自己的“211高校”,根据教育部统计的数据和发布的信息,下面这些高职高专的录取线已经高于二批次(部分高职高专因为办学质量高已经更名或者合并为本科院校):


放大查看

冷丝在这里摆出这张表格,想说的就是,你不要小瞧了高职高专,这些高职高专丝毫不亚于一些省属重点本科高校。

读高职高专并不意味着与本科无缘,你只要努力学习,拿到本科文凭也不是梦想,你还有很多种方法在读高职高专的同时“专升本”。

目前,高职高专的“专升本”办法和途径有这些:


放大查看

你看完这张表格,你应该对高职高专有信心了吧!

很多人并不了解高职高专与普通本科的区别,从而导致了对高职高专的误解和歧视。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一种层次特殊的教育,它与本科教育相比,在性质、类型、教学特点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本科教育是培养能从事研究、开发、设计等工作的高层次人才。专而科教育是培养既懂理论,又会实践,既懂技术,又会操作,能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高职高专教育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 既有共性的普遍性要求,又有因社会专业技术岗位的不同,因岗而异,高职高专教育的起点须具备有职业高中教育的前期准备,或普通高中教育的学历要求。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高专教育内容虽然也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基础、专业技术理论课的内容,并占有一定的比重,而更多的是业务实践课内容,着重解决的是熟悉专业岗位技术,花较少的时间掌握较熟练的专门技术,上岗管用。

当然,高职高专经过了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又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

通过近几年扩招的快速发展以后,高等职业教育,开始要从规模的发展转向我们常说的“内涵建设”的发展阶段。

因此,高职学业教育必须重视职业的适应性和应变性,目的是使学生以较雄厚的基础和实力去迎接未来多变且多元的社会职业,旨在为个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比如,冷丝看到很多高职高专依据录取生源的基本情况,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就业方向,就业能力诸因素,入学时,在符合教育部规定的情况下,合理进行专业的调整。普高的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对专业的了解不透彻,有的甚至根本不了解,分数不高,高等学校去不了,只好填报高职高专的学校,对专业也没有做深入的了解。

入学后,一些高职高专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对学院的专业了解及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学习,他们开始根据自身的情况对专业及就业有了最初的定位,高职高专管理人员应当通过对学生的调查情况分析,根据学生意愿,综合整体因素考虑,允许学生对专业进行合理调整,达到因材施教的成才教育的目的。


总之,冷丝认为,就读于高职高专同样有很好的未来,你只要选择好,同样可以“逆袭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