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感知新世界(感知论第一部)
作者:王建平
出版社:中国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6-01
世界之端
直到现在,世界仍然是一个无端的存在,这让人十分不安,却又十分无奈,无论人怎样思考,无论科学手段怎样高明,始终无法找到世界存在的开端。这个结果不但使人郁闷,更使一切存在无根无据,失去了必须的神圣和正义。人无端的生存在无端的世界里,这种无奈的尴尬处境让智慧的人类情何以堪!
找不到存在的依据和端点让人们追问"为什么"终止,人只好追求"怎么办?",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就是怎么办的答案。怎么办占据和使用了人的全部注意力,无端被忽略了,无端竟成了默认的前提和被接受的事实,无端成了当然的存在。从无端开始建构的怎么办逐渐取得了神圣和正义的名分,人把无端的存在当成天经地义,人甚至不把无端看作受虐而看作是无穷的机缘。聪明的人把世界的开端问题寄存在客观与上帝之处,人自己则可以不再为世界的存在担当任何责任。
即便如此,存在端点的逻辑不会消失,世界的端点仍然在最初的最初、开始的开始、宇宙的起点、物质的来源……致命的是在这个逻辑上,一切存在永远有无穷的端点,这意味着存在永无端点。
在思辨上,人不能够容忍端点存在的无理性,却能够容忍对端点追问的无理性。原来,追问一切存在开始的本身就是无理的,当然也是不可能得到结果的。事实上,没有物质存在的开始,只有追问的开始。追问始于人,人始于感知。
只有感知的开始,而没有物质存在的开始。人追究离开感知的存在,是出于什么理性?这感知以外的理性何以成立?人如何感知到此种理性?人完全没有料到,人类约定的世界观根本就无理,人几乎全数掉进了认识的陷阱里。
宇宙新观
宇宙怎么开始?怎么产生?这似乎是个科学问题,科学要回答这些问题要靠仪器、算式、数据来证明,这纯粹就是将科学逼上绝路,一头扎进无穷无限的困境。当然,吊诡的是,科学并没有因为不可能而却步,相反非常亢奋,真以为自己的数据可以解释一切,比如兴奋地发现宇宙大爆炸的奇点。但人们却不关心奇点的存在,却关心奇点为什么存在?奇点之前有什么?语塞的科学只得尴尬地回到天文数字里。
将奇点当作上帝掷出的骰子是不负责任的搪塞,将奇点看作是偶然产生更是害人不浅,如果一切出自于一个偶然,那此后所有的荒唐都有了当然的理由。但是,真要在物质来由的理论上穷追不息,那科学将如必死之士一去不返。
更致命的是这样的宇宙观给人带来的生存立场和生存态度,科学可以把宇宙暂时关进实验室里,但人不行,人没有明确的宇宙观以什么立场和态度去生活?于是,人在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看来宇宙不是物质问题,也不是精神问题,人们在这两个观念上已经吃够了苦头。宇宙观是生存的根本问题,是人的生存根基问题。人具有什么宇宙观就具有什么生存立场和生存态度,这跟科学方法没有关系,跟人成为什么人、构成什么生存形态有直接关系。
人追问宇宙的起源有什么用?绝不是为给科学答案交卷,人是在质疑自身为什么成为现在,是人为了弄明白自己是什么。宇宙是人的始祖还是人生存的家园?前者是人的推测,后者是人所处的事实。人与宇宙的关系是来源关系还是对应关系?
宇宙怎么开始存在和人怎么知道宇宙存在的开始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问题,人肯定是从自己的感知中获悉了宇宙存在的开端,人进而猜想自己感知以前宇宙的存在。感知中的宇宙从感知开始,感知以外的宇宙谁知道它怎么开始?感知外的宇宙怎么让人感知?这是逻辑的难题,因为人无论如何不能到达感知以外,只能最大限度地扩展感知。感知有始点吗?回答是肯定的,现在就是感知的始点。人追究宇宙的始点不是和科学较劲而是和逻辑较劲,逻辑上宇宙永无始点。
人无奈地只能回到感知的范围以内,人可以一再扩大感知的范围,但人永远无法超越感知。所以,一切都只能从感知开始,到感知结束。而人感知到的一切,无论简单还是复杂,都是感知的结果,人总是误以为这个结果没有限制,是所谓"客观存在",对人以外的所有对象都同样存在。这当然是个误会,人感知到的宇宙只对于人有意义。
所以,人的宇宙观只能是现在观,只能是人的感知观。宇宙始于感知,终于感知,这不是科学能够证明的,也不能由逻辑来证明,只有人本身能够证明,人的感知生存能够证明,只有人能对自己证明。这绝不是唯心主义观念,宇宙的存在相对于生命的感知,并不是相对于人的精神意志,人只有作为生命感知的一员才能具有正确的宇宙观。
宇宙只相对生命的感知存在,其余的猜测虚构均毫无意义。人尽可感知宇宙无穷的奥秘,但不可再将宇宙推给客观、上帝甚至偶然。这个宇宙必然存在,因为感知它的主人——生命和人已经存在。现在已经存在,所有的存在都只能指向现在,现在包含了所有的存在。
(摘自:王建平著 感知新世界(感知论第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