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车,就看见了那条记忆中的坡坡路。
不同于往昔,坑洼不平的狭窄泥土路已被平平坦坦宽阔的水泥路代替,旁侧原本只有稀疏的几棵树和杂草丛生的公路边多了些高低不一的楼房,一片嘈杂喧哗掩盖了曾经的冷清,山里的寂静。唯有缓缓上升的路面告诉我:没错,这就是当年走向校园的路。
沿着坡路慢慢走着,极目远眺,欣然发现前方公路转弯处,即将被夜色笼罩的青山绿水间,银瀑飞流直下,刹那间回忆如石砂洞飘飘渺渺的水雾四散开来,弥漫着孤独的气息,轻吟浅唱一曲《这边风光独好》。
不停按着手机时,先前接到我电话的清明同学已迎面快步走来。除长高变壮了之外,当年那个小男生的模样没有太大改变,依稀流淌着旧日时光。没有过多的寒暄,就像经常见面的老朋友。清明指着一栋栋新楼房:教室,操场,宿舍,食堂……我们一边走着,一边回想着以前校园的模样。
和清明道别走出校园时,天已黑尽。秋日微微的凉风将沉浸在从前的我唤醒。蓦然惊觉,多年不见,我们竟然没问彼此家在哪里?干什么工作?近况如何?我们只是回了一趟少年时共同生活学习的家园,将过往岁月圈圈点点。
当然从取得联系那一刻,我是知道清明住在镇上的,他妈妈住在学校附近,其余就一概不知了。而我呢?清明大抵不晓得。因为在这之前,我没与谁联系过。
这让我想起了近日才加入的同学群。分别二十多年了,本以为进去后会被生疏、冷漠、势利、尴尬、无话可说等种种,报刊新闻中常见的关于同学会的魔咒困扰。谁知群里一出现“欢迎回归组织”,然后就是“鞭炮”四起,红包纷飞,接着就有同学@我:XX,到XX中学来打篮球。亲切,自然,没有丝毫时间流逝的距离。真性情,真同学情,真朋友谊,瞬间在我日益反应迟钝的脑海里泛滥。
顶着一轮明月回到住处,点开微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明发在群里的照片,然后就有同学说我没变。我莞尔一笑。原以为纵然不是骑着高头大马,众人簇拥,衣锦荣归,我也要在某个春风微漾的日子,沐浴着灿烂的阳光,采撷一束小河边黄灿灿的迎春花,踏着一路槐香,高歌而来。不是现在这样,以难看的姿态突兀地出现在同学群里。不过想着清明“同学之间,随便点好”的话,我亦坦然入眠。
恰同学少年,球场上矫健的身姿,走廊里突然的哄笑,一月两次的坝坝电影,酱拌的折耳根,五分钱的麻辣串,石砂洞飞溅的大珠小珠,晨雾中泛蓝的灯光……影影绰绰,交迭出现,编织着美好,点缀着纯真。而我一直站在校园门口那条小路转弯处,看一根狗尾巴草摇头晃脑,听一簇鸡窝烂叽叽喳喳。
素心对素人,在时光里氤氲成香,清浅相依,便胜过人间无数。
愿我们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图片:网络)
【作者简介】
依依的鱼摆摆,原名余亚。重庆人,家庭主妇。闲时喜欢用文字抒写生活,感悟平凡人生中的点点滴滴。
投稿邮箱:90611777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