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学智的女兵没带枪,敌军顾不上吃饭就去抢,却成了女兵的担架队

2021-03-06   小懒猫yen

原标题:洪学智的女兵没带枪,敌军顾不上吃饭就去抢,却成了女兵的担架队

洪学智将军被誉为我军唯一的“六星上将”,两授上将军衔。

在抗日战争时期,洪学智曾在抗大学习、任职,后转战苏北抗战前线,曾任抗大5分校副校长及新四军的重要职务。洪学智带领抗大派遣队奔赴苏北前线是1940年,期间,抗大5分校的驻地在江苏盐城一带,每次日军发起“扫荡”,洪学智就要带着5分校转移。

五分校女兵遇敌

抗大的青年学生兵很多,女兵也不少,洪学智的5分校就有一个女生队。除了上课,她们还要在战斗中帮新四军做医护、后勤等工作。由于武器弹药匮乏,女生队是不配枪的。

1941年,有一次日军又出来“大扫荡”,情况很紧急。5分校兵分两路转移,洪学智带着男生队往东,吸引日军的主力;女生队由教育长谢祥军带领,向西边伪军防守的地区突围。洪学智让学校唯一的警卫连护送女兵。

两支队伍趁着夜色的掩护,开始了突围。

战斗力不强的伪军已经在到处寻找5分校的女兵。学生兵行军时,每人的背包上都拴着一个小板凳,在战斗的间隙,大家可以坐着板凳上课。谢祥军带着女生队往西边去,一路上水网密布,不太好走。

天放亮时,有个汉奸发现了女生队的行踪。汉奸马上跑到伪军那里报信,说发现了新四军的女兵,都是年轻姑娘,没有枪,只带着小板凳。伪军得到情报很高兴,顾不上吃早饭就去追。伪军连长还下令说,“谁抢到女生,就是谁的!”这一下伪军更来劲了。

化险为夷

另一边,谢祥军带领的女生队正停下来做饭吃,突然传来了枪声,大家吃了一惊。谢祥军赶紧站到高处一看,发现伪军从四个方向逼近,自己的队伍被包围了。

谢祥军可不是普通人,他当过红军营长,枪林弹雨里走过来的。仔细一瞅,敌人全是伪军,谢祥军松了口气,马上指挥警卫连迎敌。警卫连战士都是挑选出来的精锐,作战勇猛,向前一冲,伪军就招架不住了,很快四散逃命。

不一会儿,战斗结束,警卫连抓到30多个俘虏,还缴获十几条枪。女兵队长过来报告,有一个女生负了伤。谢祥军说,让她坐担架,俘虏抬着她走。

大家一起动手,临时绑了几副担架,让伪军俘虏抬着那个受伤的女生赶路。还有几个身体弱,走不快的女生也坐上了担架,都有俘虏抬着。结果,伪军迫不及待地追来,却当上了女兵的担架队。

顺利突围后,女生队与洪学智所部汇合了。她们叽叽喳喳地向洪学智汇报情况,不无得意地说,“路上谁走不动了,就轮流上担架,让伪军抬着走!”

在苏北,洪学智带着学生兵配合新四军作战,屡建功勋。

智取“脖子洞”

洪学智身高1米85,在那个艰苦年代比较少见,人称“洪大个子”。

1933年,洪学智所在的红军某部来到四川南江县桥坝一带发展武装。桥坝地区山高林密,地势险要,有一个恶霸地主吴永昌,在当地势力很强大。吴永昌兄弟三人,拥有一支百十号人的私人武装,几十条枪,横行霸道。当地百姓畏之如虎。

红军到了桥坝后,吴永昌一伙逃到了附近一座山上的“脖子洞”。“脖子洞”深100多米,洞口小,只有一条小路能进出,易守难攻。吴永昌还在洞口修筑了坚固的水泥工事,架起土炮,洞内存了一年的粮食,扬言,“红军飞都飞不进来。”

红军劝降吴永昌,对方却发射土炮,造成一个排长牺牲。派部队去攻打,进展很不顺利。

这时洪学智主动请缨,承担了这个棘手的任务。洪学智只带一个连,摸到山顶,用吊索将战士放到洞口附近,但对方的防御很严密,进不去。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洪学智灵机一动,让战士们找来煤油、石灰和辣椒,用烟熏。

这些东西被包成多个包裹,里面塞了手榴弹,用铁丝和绳子吊着,慢慢放到洞口稍高处,再用绳子放下一个着火的物件,将那些包裹引燃,然后迅速丢下。浓烟被大风灌进了山洞,将吴永昌一伙熏得喘不过气,只好纷纷往外爬。出来的人刚好被烧爆的手榴弹炸得东倒西歪。

就这样,“脖子洞”兵不血刃被拿下,红军战士一喊话,吴永昌所部就缴械投降了。

结语:朝鲜战争中,志愿军的后勤运输非常困难,洪学智兼任后勤司令员,建立了一条“打不断、炸不烂、冲不垮”的钢铁运输线。彭德怀曾说,没有洪学智等同志艰苦的后方保障,我们就不能取得胜利。

参考资料:《洪学智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