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群众游行,见证国庆阅兵,这16位云南姑娘不简单

2019-10-08   民眼看天下

作者:朱熙

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其中,在群众游行的“民族团结”方阵里,有16朵青春靓丽的“云南花儿”。

视频加载中...

丨国庆受阅方阵中的云南美少女(视频制作 孙铭)

“五十六个兄弟姐妹彼此牵挂,风里雨里在一起,我们是一家。” 伴随着《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动人旋律,“民族团结”方阵走过天安门城楼前。身穿56个民族服饰的姑娘小伙儿冲出方阵,在天安门前载歌载舞。在他们身后,2000多位各族儿女欢快跳跃,“团结奋进、爱我中华”的口号响彻天空。

方阵中,来自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的16位少数民族代表,和同伴一起,以欢愉活泼的身姿和笑容,展现着新时代民族团结奋进的“云南形象”。

1 两次大考,展现靓丽云南元素

这支“云南美少女”队由彝、白、哈尼、傣、傈僳、拉祜、佤、纳西、景颇、布朗、阿昌、普米、怒、基诺、德昂、独龙16个少数民族的女大学生组成。

丨民族团结方阵

除了参加这次群众游行活动,9月初,这16位由云南各高校推荐、云南省民族宗教委选送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代表,还参加了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城市火炬传递和开幕式活动。

8月25日,姑娘们到达郑州,26日便紧锣密鼓开始了为期13天的排练,反复在场地中走队形、练动作,整天穿着高跟鞋跑跑走走,训练虽然辛苦,但和其他少数民族代表结下的情谊却更加深厚。“民族大团结,中华一家亲”,56朵小花齐心协力,出色地完成了运动会城市火炬传递和开幕式活动演出任务。

随后,姑娘们马不停蹄赶赴北京,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的群众游行演练集训。刚加入方阵队伍时,方阵训练已进行了1个多月,为了把之前落下的课补上,来不及休整,她们便全身心地投入到演练集训中。

游行方阵为队员们设计的表演动作包括挥舞国旗、双手过头随节奏摇摆、双手缓缓举过头顶再放回左胸口——寓意将祖国放在心中,以及整齐喊出“团结奋进、爱我中华”的口号等。为了呈现最佳效果,队员们需要反复练习。16位姑娘和队友们每天平均练习时间长达6个小时,有时超过9个小时。在群众游行的数次彩排中,每次时间长达15个小时,甚至需要通宵进行。

丨集训合影

代表云南形象成为受阅方阵的一分子,回想起来,姑娘们感觉就像做了一场梦。谈起连续参与两场重大活动过程中最深的体会时,傣族代表罕贵琴表示,印象最深的是郑州人民的热情好客,首都北京的宏伟壮观以及各民族代表之间的相亲相爱。

2 团结有我,做新时代的筑梦人

两场国家级大型活动归来,她们有辛苦,更有对“民族团结”的新体悟。

“在参与这两次活动之前,我对‘民族团结’仅限于书面的理解。参与活动之后,我才切身体会到了民族团结的现实意义。”德昂族代表张晨说。白族代表陈晶晶则表示56个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众人拾柴火焰高,56个民族团结在一起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

两次难得的体验也让姑娘们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深的思考。

丨民族团结方阵

“以前都是在家里电视上看阅兵,这次能够站在天安门广场亲眼看到整齐的阅兵队伍、强大的新式武器,太激动了。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一定会在未来加倍珍惜机会,努力学习。希望以后自己能够为民族团结工作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怒族代表罗玥说。

“通过这两次活动,首先增强了自己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其次是加深了我对其他少数民族同胞的了解,对我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在以后的生活或者学习中,我要努力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做新时代的筑梦人,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独龙族代表何淼坚定地说到。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