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Kyle Obermann,中文名叫欧阳凯,一位来自美国的90后自然摄影师和探险家,跟拍自然保护区的国外第一人,曾参与多个自然保护的专项计划,主要工作是拍摄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和自然保护项目。
他到过四川鞍子河寻觅野生大熊猫;去过云南高黎贡山拍摄长臂猿;在青海开辟首登线路;投身“大横断”和“大太行”等国家步道;获得中国户外金犀牛奖提名;还作为运动员在各大越野跑赛事拿奖。
欧阳凯成为了THE NORTH FACE的签约摄影师,作品曾登上《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和《国家地理》官网,他的足迹踏遍中国西部的壮美景区,用镜头向世界展现中国的美,将这份独有的美丽通过国外社交平台传递到全世界。
4年前,他与川西结缘,去年定居成都,每一天的生活都是一次完美的碰撞,寂静与喧嚣,冒险与安逸,孤独与温暖,他正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为自己创造一个更精彩的人生。
2019年的春节,欧阳凯在四川宜宾过年的短视频登上了《人民日报》的官方微博,很快就达到了180多万的浏览量,一夜之间就成了网络红人。
从视频可以看出,坐三轮、游冬泳、吃燃面,各种本地生活都爱尝试。不拘束、不排斥,他似乎已经完全融入了四川的本地生活。
就是在去年,欧阳凯选择定居在成都,让这里成为他工作的“休息站”。是因为,就像他深谙西部山区哪里的景色最好看,在成都,欧阳凯同样找到了最舒适的生活姿态。
每个月,欧阳凯只会有一周的时间呆在成都,从山野回到成都,他分外享受这样的日子,住在府南河边合江亭附近,这里是他眼里成都最美的“一部分”。
欧阳凯穿着北大队服在锦江旁跑步
欧阳凯喜欢用绿道晨跑开启一天的成都生活,因为长期高山拍摄工作是一项艰苦又危险的工作,他需要在闲暇之余进行锻炼来保持充沛的体力。
他有一条私藏的跑步路线,从小区出门,走到合江亭的红绿灯路口,往九眼桥方向跑出去,可以有30公里没有红路灯,一路畅通无阻,而且沿着锦江还有很多大树,特别适合锻炼。
欧阳凯用学的街舞在山顶上跳“无氧舞”
白天的空余时间,他会在家处理工作,可以修修片子,剪剪视频。喜欢尝试的欧阳凯,偶尔也会去舞邦学街舞,把兴趣爱好和工作联系在一起,他认为这也是推广自然保护的另一种方式。
到了成都的夜生活,火锅、串串、干锅、小面,让无辣不欢的他爱不释手。欧阳凯自己有一个交友标准,就是不爱吃火锅就不能成朋友。谈到成都的美食,吃货本质暴露无遗,他随口就可以给我们推荐哪儿的火锅最好吃,哪家干锅可以叫绝。可以说,成都土著都不一定有他精通。
“火锅爱好者”欧阳凯
“当时就是华兴正街的那家干锅,让我特别想留在成都,我从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干锅。但现在都关门了,我还得找一家这样的店才可以。”欧阳凯说他留在成都的理由就这么简单。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与他的工作有关,成都离山很近,他能任意在高山密林和时尚都市中穿梭,或许上午还在市区,下午就进了保护区或是上山,晚上还能赶回成都约上朋友吃个火锅、串串。
这就是他最想要的生活,选择成都,都能满足。
欧阳凯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还要从他小时候讲起。
1992年,欧阳凯生于德克萨斯州奥斯丁市,6岁时,曾和哥哥去到瑞士生活三年,这段阿尔卑斯山脚下的生活经历,让他对登山有了强烈的兴趣。“还记得那时候,表哥就会带我们去爬阿尔卑斯山,那里的雪景特别棒。应该从那个时起,我就爱上了山。”也让他对自然的热爱慢慢根深蒂固。
童年时合照,右边:欧阳凯,左边:哥哥,后边:表哥
又因为本科主修国际关系与环境学,辅修中文,欧阳凯对中国环境政策有着一定的了解。2013年夏天,他第一次来到中国,在北京待了6周,但当时他对北京的印象并不算太好。
欧阳凯第一次到北京天安门
毕业临近,他有机会申报孔子学院奖学金来中国学习。他一心想来四川,“在本科就听说四川有山,我就想去爬山,随便选个北大,但是我更想去川大。”结果,阴差阳错,他还是被北大录取了。当年全球只有10人拿到孔子学院奖学金被北大录取,他算是德州第一位被北大录取的,现在谈到这件事,欧阳凯还是会觉得不可思议。
2014年,他又再次回到这个感受不太好的城市,便从此生活在了中国。
欧阳凯在北京大学时参加跑步队
北大毕业后,他选择去了珠海,在一家外资企业做知识产权保护和企业安全工作,刚刚毕业就可以拿到6位数的工资,还住在5星级酒店里,这个待遇肯定是大部分人羡慕的。
但工作了一段时间,他慢慢察觉到这份工作对他来说毫无意义,这一切都不是他想要的。他其实一直知道自己要什么,感觉这段“象牙塔”式的生活应该尽快结束。也正是这样的倒逼,让他更清楚自己将来要做什么。
于是,那一年欧阳凯回到北京,在保护国际基金会做摄影师。他现在回忆起那段日子都觉得艰难,工资还不够交房租,只能靠积蓄生活。“我每天开销都在30块钱左右,不敢多花”。
收入少了,但他也更有机会深入到人迹罕至的保护区探索。2016年11月,欧阳凯来到四川省崇州市,第一次跟随巡护队进入鞍子河自然保护区。这是他第一次随巡护队进入保护区拍摄,在山里走了9天,在无路的密林中跋涉,一边寻觅熊猫、雪豹的踪影,一边追寻盗猎者的足迹。看到如此原始的自然保护区景观,也更加坚定了他走下去的决心。
在鞍子河自然保护区,巡护队员蹚水过湍急的小河
在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巡护队员穿越竹林
西部山区是欧阳凯的长期驻扎地,保护区里的护林员是他最爱拍摄的对象。目前为止,欧阳凯已经拍了一百多位护林员,他对自然崇敬,更会对这样一群守护环境的人有不同的情感。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的蔡芝洪就是这样一位典型的护林员,二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护林岗位上,保护着这片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捡拾猿粪、标记食物树、每月物候监测等,他是长臂猿保护工作的中坚力量,给科研工作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
欧阳凯拍摄的蔡叔爬上树进行观察
他和欧阳凯关系很好,从去年春天相识,到今年4月份的第二次见面,蔡叔见到欧阳凯还是特别亲切,可以和这位外国小伙子聊得特别开心。
欧阳凯和蔡叔的合照
欧阳凯就想通过他自己的力量,让更多人看到这样一个默默坚守但却格外伟大的群体。所以,当今年蔡叔有机会去参加“中国最佳护林员”的评奖,欧阳凯非常高兴地拿出他拍摄的照片给蔡叔做参赛资料,去尽全力支持蔡叔的评选。
横断山脉是欧阳凯最先领略到中国神奇的地区,这还要从2015年开始讲起,那时他还在北大读研,和朋友一起进行了6天的徒步,当走到贡嘎山海拔4900米时,开始远眺这座海拔世界第41的高峰,主峰带给欧阳凯深深地震撼。
欧阳凯拍摄的第一张贡嘎雪山照片
于是,就有了他第一张上传国外社交平台的照片,出乎很多外国人意料,他们不相信中国可以这么美。因为在他们心中,对中国的印象还是雾霾朦朦的都市景象。他们纷纷给欧阳凯留言,“这里不是中国,这里应该是意大利。”
而2017年,欧阳凯再次徒步走贡嘎环线时,他发现这条原本是世界上最美的徒步线路已被游客弄成了一座座垃圾场。
贡嘎山的垃圾
不管是在草地上还是小河里,到处都充斥着各种食品包装和塑料袋。远远看去,山上的牛羊还在吃这些垃圾,看到这样的场景,欧阳凯非常痛心,当时差点哭了。
贡嘎山上的牛在吃游客丢弃的垃圾
贡嘎雪山算是一个起点,欧阳凯开始意识到光有美丽的照片是远远不行的,更重要的是告诉大家要对大自然有敬畏之心。他说,其实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特点来保护大自然,而照片和视频就是他的传播工具,它让更多人看到了大自然的神奇,生物种类的丰富以及环保意识的树立。
欧阳凯在TNF越野跑比赛中捡的垃圾
最近,在北京TNF越野跑 25公里组比赛中,欧阳凯是参赛者里面最特别的那一个,他边跑边在赛道里捡垃圾,最后不仅收获了满满一袋垃圾,还拿了冠军,超过了第二名一大段距离。他就想证明:环保也是十分容易,每一个热爱越野跑的选手也可以做得到,回馈大自然不会太影响你的成绩。
不止是捡垃圾,欧阳凯也会尽量拒绝一切塑料制品。他经常会收到很多给他寄送的杂志,但他发现,所有杂志都会有一层塑料胶封,其实现在杂志的质量很好,没必要加上这一层。所以,他就写信给杂志社建议取消它。结果,最后杂志社采纳了他的建议,取消了他们杂志社的所有塑料胶封。
他对自然的热爱,真的算做到了极致。
或许是冥冥之中的缘分,让欧阳凯在川西驻足,把成都成为他西部之旅的“大本营”。
也正因为是成都,这个距北极圈7800公里,德州2239公里,珠穆朗玛峰1688公里,鞍子河103公里的城市,与亿万年的原始山野相比,这座城市才走过3000多年的历史。
而现在,年轻的成都正用灿烂的文明和乐观包容的性格,吸引着来自全世界痴迷于山野的探险者,他们在这座时尚都市遥望雪山,也能在登顶山峰之后,自在地享受成都的烟火气息。
在甘肃参加防止沙漠化的种树活动,欧阳凯在和马云交流
欧阳凯已经爱上了四川,不想再回德州。“在中国,不管是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还是国家公园的筹划,我已经看到环境保护最好的时代来了。这就好比你有幸可以参与美国黄石公园的创立,多么重要的历史时刻,我怎么能可以错过!”现在有最好的资源帮助,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让欧阳凯更有激情,让他觉得可以干很多事情。
如今,他成为了THE NORTH FACE的签约摄影师,正努力撬动企业的社会责任,让更多自然保护圈外的人加入进来。欧阳凯一直在强调,他不是一个科学家,也不是一个政治家,他能做的就是用照片去帮助别人,守护自然。
文字|李世芳
图片 | 欧阳凯
设计 | 蒋莉
编辑|棐溪
监制丨王红
漫成都小编微信:jinshanmama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