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天天宅在家,不是玩手机就是耍游戏,全然不顾学习,这让无数家长对此“神兽”格外嫌弃。好不容易盼来了学校的网课,却发现孩子根本不在状态,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也就罢了,上着课还要一边吃零食,让家长看了着实气愤。
一边是害怕孩子落下功课的焦虑,一边是孩子懈怠的表现,一天天的煎熬,不断的让家长们对孩子失望起来。是孩子真的太差劲,还是自己的要求真的太高了呢?曦曦妈建议,下面这几点,你一定要用心看完——
(1)家长不务实的幻想,是致使自己将来对孩子失望的开端。
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的影响,每个家长从孩子一出生就给予了一定的期望。随着自己在生活、事业上各种困难的出现,家长们开始幻想着:“一定不能让孩子走我的老路。”尤其是那些文化程度不是很高,从事体力劳动的父母,这份心情尤为厉害。
当孩子在休息的时候,家长便忍不了,觉得孩子一旦懈怠了,就无法达成自己的目标;当孩子学习成绩稍微有点下降的时候,家长便大发雷霆,把事实夸张到非要打孩子一顿不可的境地;当孩子和自己以往的言行举止或者成绩方面,进行对比且有所提高时,家长非但没有鼓励,反而以“别人家的孩子”或者最高分为借口,抹灭孩子的进步和能力。
家长有幻想很容易,但要孩子达到自己的幻想这本就是一件难如登天的事情。多少家长对孩子的失望,不是来源于自己不切实际的幻想呢?
(2)给孩子把目标制定得太高,孩子根本达不到所以会懈怠。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孩子的真实水平只能考60分,而大部分家长并不了解孩子的真实水平,一会儿找借口说孩子粗心,一会儿找理由说孩子不细心。总而言之首先家长是不相信自己孩子的真实水平只有60分的,其次家长们认为100分才应该是孩子一层不变的目标,所以家长对孩子成绩的定位一直是最高标准。
当家长不了解也不愿意相信孩子的真实水平时,对孩子目标的制定往往就会缺乏根据,致使目标脱离实际,成为孩子根本无法完成的目标。考试成绩,虽然不能说明一切问题,虽然考试成绩有一定程度的浮动是正常现象,但是终究能够说明一些问题。
比如,孩子的学习成绩在80~85分之间浮动时,我们就应该知道孩子的真实水平在中等的位置,所以我们不能一下子要求孩子达到100分,而应该把目标设置在85~90分之间。当孩子发现这个目标,距离自己的成绩并不远时,孩子便会有努力一试的决心;相反,如果孩子发现家长制定的目标永远是100分,有自知之明的孩子早已明白自己就算是努力也难以达到,所以还没开始努力便灰心丧气了。
制定学习目标也好,制定行为习惯的目标也罢,家长都要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之后,制定一个适当的目标,而不是一层不变的用最高标准苛责孩子。
(3)正能量的引导,远比负能量的打击更重要。
我有个亲戚,堪称打击孩子的高手。当孩子在生活方面极其独立、勤劳时,她觉得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当孩子在学习方面有所进步时,她总是嫌弃孩子的努力不够,觉得孩子不应该因为一点努力就沾沾自喜。孩子本以为自己的努力能够换来妈妈的欣慰和认可,却不曾想到不管自己多么努力,等待自己的永远是无休止的打击,这让孩子渐渐有了破罐破摔的思想,对家长更是有了隔阂。
负面的打击,是很多家长信手拈来的能力。他们不开口还好,一开口全是负能量,因为他们相信在打击越狠的情况下,才更容易激起孩子的想要努力、想要改变的斗志。殊不知,家长一句鼓励的言语、一个认可的眼神、一个点赞的手势,都能够让孩子兴奋不已,在受到表扬之后,孩子便享受自己努力过后的肯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也更加愿意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
(4)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对生活、对别人、对事业的态度,对孩子影响极大。
这段时间大家都被困在家里,家长闲来无事就追电视剧、刷小视频、打游戏,可以说大部分家长对自己的要求极其松散,但是对孩子的要求却极其严格。自己做什么都行,可孩子却是除了学习,做任何事情都是错的。因此,家长们叫喧着赶紧开学,把孩子送去学校;孩子们期盼着赶紧开学,摆脱父母的魔爪。
榜样的力量,向来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家长拖拉,孩子多半也是磨蹭成性;如果家长邋遢,孩子多半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如果家长喜欢阅读,孩子自然也有一个热爱阅读的好习惯;如果家长对工作极其上心,孩子对学习自然也是主动积极。
生活在正能量的家庭,孩子的性格是乐观开朗且自信的,对学习也好,为人处世也罢也是极有讲究的。而生活在家长负能量的阴霾下,孩子的性格往往暴躁易怒且极端,对学习也好,为人处世也罢往往也是比较偏激和不负责任的。
——————
做父母,是一门极其深奥的学问,我们只有不断提升自己,优化自己与孩子相处的方式,提升自己的教育方法,对孩子来说才是最有利的。以上几点,您认可吗?欢迎说出你的看法,和曦曦妈一起探讨吧。